造船工人唐传海:零误差保障全流程 零起点研发新装备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一词备受瞩目。在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浙江制造要走向世界,就必须用精益求精的态度,让“工匠精神”代代相传。钱塘大地上,有这么一批工匠摒弃浮躁,耐住寂寞,把产品做到了极致,为浙江制造树立了新标杆。五一期间,浙江在线推出“钱潮大工匠”系列报道,他们可能是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但用灵巧的双手托起了浙江的制造强省梦。
浙江在线舟山5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吴振宇 编辑/陈健) 在舟山增洲造船厂的船台上,一艘18000吨重载船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紧张施工。作业现场,51岁的维修钳工唐传海格外紧张忙碌。
从起重机到运输车辆,从肋骨冷弯机到等离子切割机,他和同事担负着所有船厂设备的维护保障工作,确保各种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唐传海是1983年开始从业的“老机械”,当年只有初中学历的他,通过多年自学,成为当地有名的技师,并吸引增洲造船厂引进了这位优秀的机械技术人才。在他身上闪耀着造船工人扎根岗位、精益求精的可贵品质,在平凡工作中践行“工匠精神”。
维护700吨级龙门吊
安全保障重任在肩
在增洲船厂里,最醒目的设备就是700吨级的大型龙门吊,对它每天进行精心维护,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排除,这就是唐传海和他的同事肩负的责任。
从加工运进厂区的钢板到最终造出万吨巨轮,船舶工业使用的各项设备通常工况复杂、使用频率高,给维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船舶建造中设备保障是极为重要工作。除了每个月50多项的常规维护,唐传海和同事必须及时排除不时出现的突发故障,抢修时间短则数小时,多则一天,甚至连夜抢修也是常有的事情。
“造船业生产的产品是庞大的船舶,所使用的大型设备运行风险也很高。”唐传海告诉记者,现代造船工业通常采取分段建造的生产模式,几百吨的大型组件在车间完工后再运往船台组装,吊装的最大组件比100头大象还要重,这个过程中稍有差池就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唐传海指着船厂里正在缓慢吊装的一台大型船舶组件说,正在进行的是整个生产流程中最关键的环节,现场的每个工人都必须格外谨慎。“吊装时保障人员都会在现场密切监视,对设备的每一个点位进行跟踪,细化到每一根钢索和每一个滑轮。”正是靠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唐传海和他的团队保障了船厂的安全运行。
“船厂的安全、高效运行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只有把每个细节做好,才能完成好每天、每周、每个月的生产任务。”唐传海说。
攻克德国品牌压缩机
技术过硬刻苦专研
“唐师傅在来到我们厂里之前,我们就听说过他的事迹,但与他共事以来才真正理解了他的过人之处。”设备动力部负责人金伟光说,唐伟海刚刚来到船厂工作不久,他做的一件事就给金伟光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当时船厂里两台德国品牌的比泽尔压缩机出现故障,由于这一型号设备的结构十分精密,厂里打算请专业维护人员进行修理。
唐伟海主动提出自行修理,可是不仅厂里没有任何相关资料,对自行维修的风险也很难预计。于是他主动带领同事对故障设备进行研究,不久就成功修复。这一下不仅节约了近8万元的维护成本,还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
造船工业涉及的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原理复杂,入行多年的机械保障人员也很难精通所有专业技术。但唐传海凭借着着多年从业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过硬技术,在钻研技术中善于举一反三,很快就成了船厂的“专家”,几乎每件设备的情况唐传海都是了如指掌。
“唐师傅不论技术技能还是工作责任心都特别值得年轻人学习。”唐传海的同事和徒弟吴益果说,唐传海在工作中不仅富有耐心,而且热情帮助他人,将技术和技巧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年轻职工,所以班组里的同事都乐于向他请教。
零起点成长研发专家
设计船舶生产设备
目前,造船工业正面临着市场形势的严峻考验,包括增洲船厂在内的大批舟山船舶企业也在积极探索的企业转型发展的道路,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上下功夫,一支钻研岗位业务的造船工匠团队也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宝贵财富。
通过对设备维护和运行中发生的技术难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唐传海为保障船厂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降低维护成本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平日的工作中,唐传海自制了很多专用工具,大大提高了维修的效率,减少了大量人工,甚至带领团队自行设计研发生产设备。
去年,增洲造船厂为伊拉克船东建造的耙吸式挖泥船进入施工的关键时期。因为是全新研制的船型,厂里缺少船舶建造所需的串油设备。购买新设备需要19万元人民币左右,为了节约成本,唐传海和他的同事大胆提出了自行设计制造。
串油设备主要用于清洗船舶的各种管路,去除管路内的碎屑和杂质。唐传海告诉记者,虽然他也知道这种设备的基本原理,但是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
自行研发,仅凭厂里机修团队的能力有没有把握?工期紧张,如果研发失败或者进展缓慢导致工期延误怎么办?出资购买,花费这样的成本是否值得?比起设备研发的巨大挑战,这一连串的问题似乎给了唐传海更大的考验。
从接到任务开始,唐传海就开始着手研究设备的设计方案,几乎从零开始琢磨设备的原理结构,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和请教同行。记不清经历了多少天夜以继日的攻坚,唐传海和他的同事最终如期完成了串油设备的研发工作,不仅使用效果完全符合新船建造的需求,而且消耗的经济成本只有不到6万元。
“做同样的工作,认真做,用心做,也能做出一点成绩出来。”唐传海觉得,作为造船工业的一名普通技师,深入钻研自己的技术,勇于尝试和探索,才能让自己平凡的岗位创造与众不同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