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快,靠谱”

14.07.2015  12:04
——浙江桐庐法院立案登记制改革工作纪实   自最高人民法院部署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工作以来,浙江省桐庐县人民法院提早谋划,通过做好四项工作,推动立案登记制改革工作实现平稳过渡。

  第一步:早谋划,早安排

  4月18日,周六,桐庐法院的诉讼服务大厅里人来人往,一场关于立案登记制的实战演练正在这里紧张上演。干警家属、社区代表扮演当事人,带着各式各样的纠纷来到法院立案窗口或者12368接线员那里寻求帮助,院领导、立案庭负责人在边上打分,一旦有差错,则要留下来“补课”。

  除实战演练外,桐庐法院在2015年初就将立案登记工作列入全年重点工作。3月底,完成了前期调研,初步摸清了实行立案登记的先行基础。在“调研+演练”的基础上,该院还及时完善便民资料,对原有诉讼材料中有关立案审查的部分进行梳理更新,并重新印制了诉讼格式文本、诉讼材料接收单、诉讼材料补充通知等,为当事人提供更加清晰的诉讼指引。

  第二步:舆论宣传同行

  5月初,一条《关于5月1日正式施行的“立案登记制”,你要知道的事儿……》的文章在桐庐网友的朋友圈中广泛流传。这篇微信文章详细梳理了立案审查制和立案登记制的不同,并对立案登记制的主要变化,用图文形式作了重点提示,条理清晰,简单易学。

  借助新媒体不断推广的同时,该院也在传统媒体上将立案登记制改革规定的主要条款、登记流程图解等,在展板、法院公告栏、诉讼服务大厅显示屏等向全社会公开。同时,在“公众开放日”、“桐庐百姓日”及“周六法官进社区”等活动中,该院也设立了立案登记制改革宣讲咨询台,面对面解答相关疑问,听取意见建议。

  第三步:科学分流案件

  在桐庐投资做生意的李先生,最近时常教导身边朋友:“有了矛盾找法院,他们都管,速度快,靠谱!”李先生之所以如此盛赞,源于半个月前他的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头一次来立案,材料就被收下了,两天后法院又通知去调解,当天就拿到了调解协议,而且还拿到了60%的钱。

  高效源于桐庐法院在立案登记制的大背景下设置的分流模式:对符合收案条件的,经当事人同意,进入诉前调解或联合调解程序;对属于政策性调整范畴等不符合收案条件的,由法院负责联络和协调,转给相关责任部门,确保群众诉求确有着落。同时,为缓解立案人员的压力,该院还增加了材料收发人员,具体负责案件材料的收、转、发还等工作,减少当事人的等待时间。

  第四步:打击违法滥诉

  随着立案登记制开始施行,该院同步推出院领导立案窗口轮流巡查制度和庭长带班制度,对窗口人员无法立即作答的复杂疑难情况,由院、庭长作具体解答。立案登记制施行以来,桐庐法院还对每日新收案件和不予受理的案件,同样作详细登记,并进行对比研究,提前展开审理预判,避免案件数量激增带来一系列压力,确保法院各项工作有序运行。

  桐庐法院对可能衍生的违法滥诉行为建立了一套预防、惩治制度——“失信诉讼黑名单”制度。在登记立案时,法院即向当事人明确告知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等行为的法律后果以及诉讼风险,并要求当事人在《诚信诉讼告知书》上签字确认。如果发生违法滥诉行为,当事人将会被列入黑名单。

  截至6月底,桐庐法院收案量同比上升34.09%,通过“四步走”的扎实工作,共引导诉讼215人次,接待起诉944件,当场登记立案942件,不予受理2件,诉前化解159件,立案工作未出现大幅波动,实现了立案登记制改革工作的平稳有序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