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通讯员”海选还有最后一周,加油了!
临安通讯员凌渭忠珍藏的刊登自己作品的《杭州日报》下午版
本来,在10月28日,我们“最强通讯员”的海选通道,已经要关闭了。
但在10月29日早上,还陆陆续续有不少老通讯员,冒着大雨,送来一袋袋几十年前的老报纸——比如说,张德生老先生,是上世纪50年代的老通讯员,他发表在杭报上的第一篇稿子,是在1959年5月29日,题目为,《改革熔炉,提高七倍》。
要知道,张老先生,20年间曾经拿过6次“杭报年度优秀通讯员”,他写给自己的稿子,叫《四十春秋不停笔》,整整写了四十年,还笔耕不辍。
另外,在微信公众号后台、邮箱等各种报名通道,还不断有通讯员涌入。有一名叫李天骅的通讯员,把杭州日报从《当代日报》讲起,故事一直讲了60年,对杭报的熟稔程度,让我们很多新入门的记者汗颜。
在这秋寒乍起的日子,这些热心的人们,令我们感动和温暖——我们也不愿意放弃任何和杭州日报有关的美好故事,于是我们决定延长报名7天,请大家把更多老报纸和好稿子,送来给我们学习和悦读吧。
“杭州日报是我永远不毕业的大学”
这份邮件,是一名叫方融的人,分别在10月26日和27日,发送了两次——我们收到啦!
方融是一位怎样的通讯员呢?
他自己是这么介绍的,初中文化,曾经参加杭报举办的“杭州业余新闻学校”,骑车40分钟从九里松赶到国货路4号,聆听记录徐成功老师讲课,还要求交一篇毕业论文。
从1959年开始,方融在杭州日报上发表过《周阿义养猪》《红色的白衣战士》《“桐油地”上的战斗——击退“糖弹”的进攻》等各类通讯作品——光看这些标题,就觉得很想阅读。
方融也是杭州日报1994年的优秀通讯员,他说,当年还奖了他一只爱得牌电饭煲。前前后后,他一共在杭州日报上发表了600多篇作品。
他在邮件中是这么写的,“杭州日报是我的恩师,虽然年逾八旬,但是每天细读杭州日报,是我的必修课,杭州日报是我永远不毕业的大学校。”
“写稿改变了我的人生”
老通讯员张德生的材料,用牛皮信封一模一样装了两袋,一袋给了热线室,一袋给了新闻中心——放心吧,我们一袋都不会丢。
已经退休多年的张德生,还记得当年第一次拿稿费的情景,“1959年,第一笔稿费5角钱,还是杭报的工作人员骑着自行车送到我家的,回想起来,这个人的态度是极好。”
张德生也记得他写的第一篇通讯,是写国庆30周年的,前后写了两稿,还是被打了回来,当年报社的记者鼓励他,“笼糠搓绳两头难,新闻稿要写好,也是起头难,要一步一步来……”
这个国庆题材,后来报社派了名记者,和他一起去采访一线的公交司机,“当时采访对象中,有一位是有着30多年驾龄、解放前后都开公交车的老司机朱师傅,我们一大早,先乘7路车到终点站,又步行两个多小时,三转四转,才找到朱师傅家……”
写着写着,写了几年,张德生也写出了名气。《公共汽车出场之前……》《昼夜服务的杭州1路电车》……现在读来,都是一篇篇生动的记录时代佳作。
写作也改变了张德生原本汽车保修工的生活轨迹,1988年,他拿到了浙江省企业报“好新闻”一等奖,后来还成为杭州公交保修厂企业报的编辑,“从第一次我与杭州日报结缘,至今已有大半个世纪。写稿改变了我的人生,这份绵长的感情,归结起来,只有两个字,感恩。”
再讲一次朴实的故事
木心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这群可爱的通讯员,几十年来,他们爱的,可能就是这张有油墨芳香的报纸。李天骅,一位老通讯员,讲了一段连我们很多年轻记者都不知道的杭州日报报史——
“你可知晓,杭报在发展历史上,还有些鲜为人知‘喝头口水’的壮举:1984年7月7日,杭报‘一朝分娩’子报《杭州农民报》,共出版78期;1993年11月1日,在全国首创下午版,同年12月6日,创办国内首张电子报纸——《杭州日报(电子版)》……”
这些历史,现在在体育场路218号新闻大楼里的很多年轻人,都不是很知晓。所以,还是想请你们,回家聚聚,唠唠嗑,再讲一次朴实的新闻故事。
到目前为止,由杭州13区县(市)宣传部门推荐直选的“最强通讯员”名单,已经报名结束,不过,没报上名的通讯员们,不要着急,我们的海选通道,一直会打开到11月4日,把你们最优秀或者最有体温的作品,以及名字,还有联系方式,统统发送到我们的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我们,等你们回家。(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