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戏看戏 总是感动
“晚上看戏不?”“走!”这是学生时期隔三岔五就会出现的对话。
记得第一次看小剧场话剧,是在大二的时候,师兄师姐毕业演出《萨勒姆的女巫》。
当时学校新建的剧场不过百来个座位,小小的舞台上却演绎着别样的精彩。看着黑暗中那一束光,照亮每个人脸上严肃的表情,坐在台下,很容易就被演出打动。
舞台真是个神圣的地方,尤其是当观众如潮的掌声响起,当演员谢幕、观众无比真诚的激动情绪在剧场弥漫之时,那种近在咫尺的感动,扑面而来。
大学时期,那些知名戏剧导演的作品,大多只停留在书本里。在杭州,能看到的话剧演出十分有限,或是因为定价偏高的原因,令大学生望而却步。
后来考去上海读研究生,仿佛打开了一扇戏剧之窗,几乎每周都会有几部很想看的作品,选择余地极大。既热衷于追逐《暗恋桃花源》《商鞅》这样的主流经典,也欣赏了《捕鼠器》《无人生还》等改编佳作,更近距离体验《空中花园谋杀案》《野草尖叫蓝靛厂》等先锋话剧。那时候手机里还没有导航软件,和同学们一路问、一路找,去隐藏在居民区里的小剧场“下河迷仓”。没有座位,就窝在座位旁看了一部不知所云的青年导演作品,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碍于经济状况,更多机会看到的是校园内的原创作品。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班的毕业大戏常常一票难求,有时候得挤在第一排之前席地而坐,有时候只好在舞台的左右两侧加座。许多从城市各个角落赶来的戏剧爱好者也会加入抢座的行列。
毕业之后,每每看到上海丰富多彩的演出信息,总是心生羡慕。
然而,比起前些年动不动跑上海看戏的日子,这几年,我却越来越“淡定”了。不是对戏剧的热情变了,而是近年来杭城小剧场的崛起,让大家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演出。
在杭州,曾经看过4次《恋爱的犀牛》。经历了从杭州大剧院、红星剧场,到最近一次是今年5月杭州蜂巢剧场的不同场地。因为剧场设施的缘故,原本最终幕从天而降的水流,变成了从高空不断洒下的米粒,却丝毫不减戏剧张力,令许多初次观看的观众赞叹不已。可以说,这么多年,演员变了,剧场变了,观众变了,但那股属于戏剧的感染力却一如往昔。
有一次,我碰到一群浙江农林大学的女学生,从临安倒了两趟公交车赶来杭州主城区看戏。她们笑着说,已经买好了下半年好几部戏票,把一半的生活费都花在了看戏上。她们大多学着和艺术毫无关系的专业,因为喜欢戏剧,加入了学校的梵风剧社,希望能和戏剧产生更多的联结。
不久前,杭州蜂巢剧场举办了《恋爱的犀牛》校园赛,吸引6大高校剧团参加。台前幕后,我又看到了她们忙碌的身影。或许她们未来不会从事戏剧事业,但谢幕时刻,年轻的脸孔被场灯照亮,一张张笑脸熠熠生辉。
平时,大家经常在微信群里交流看剧体会:有人看完《安德鲁与多莉尼》,感动得哭了;有人看《飞向天空的人》,中途退场了;《海上夫人》下半年来杭,已经开票了……
的确,越来越多的剧场,给了这座城市戏剧爱好者更多的可能性。采访中苏七七提到,在杭州,不仅要有大剧院这样主打高雅艺术的殿堂,也应该有更多辐射到城市各个区域的小剧场,带动全城文化生活蓬勃发展。
愿这些各具特色的剧场,为城市撑起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让更多戏剧的种子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