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进一步强化宗教事务属地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今年以来,青田县通过建立完善机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属地管理,进一步推进青田宗教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一是明确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明确乡镇(街道)、村(社区)属地管理职责。各乡镇(街道)与村(社区)签订宗教工作责任书,一级抓一级,确保宗教工作层层有人抓,层层有人干,形成网格化管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抵制宗教势力非法活动和思想侵蚀的坚强堡垒。按照主体在县、延伸在乡、落实到村、规范到点的要求,落实乡、村两级宗教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村文化礼堂的作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减少宗教对群众的精神诱惑和思想渗透。
二是强化属地巡查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街道)组织人员对辖区宗教场所进行安全巡查。乡镇(街道)设立联络员,村(社区)设立相应的信息员队伍,延伸工作触角,扩大工作视野,畅通消息渠道,及时掌握辖区宗教动向,特别是非法宗教活动、境外宗教组织渗透活动、违法建筑等。加强日常巡查,对宗教场所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圣诞节等重大节日活动期间进行重点巡查,了解掌握活动内容、规模等情况,提前准备维稳预案,做到防范在先。建立宗教工作应急预警机制,强化宗教敏感性,一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制止,防止事态严重化,确保辖区内合法宗教场所活动有序开展,未登记宗教场所不增不扩不乱。
三是加强属地沟通交流。落实乡镇(街道)班子成员与宗教界人士的结对联系制度,采取座谈、约谈等方式,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了解情况,凝聚人心。全县246处宗教活动场所均有对应的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联系,实现了宗教活动场所联系全覆盖。建立宗教场所联系员选派制度。各乡镇(街道)选派政治素质好的干部担任重点宗教场所的联系员,积极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发现违建行为要及时制止并报告,做到“大型活动必到,礼拜活动必到”,走进场所,走进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