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这儿的农村家宴为啥能全年“零事故”?
镇食安办的工作人员正在现场“督勺”。
“餐具一定要消毒后拿来现场”,“生菜、熟菜不能混放在一起”,“这些冷菜要蒸过再吃”,“厨师有没有健康证、培训证?”……
前两天,临安昌化镇西街村的村民张小会家办喜宴时,要数镇里的食品安全员章嫩军最忙了,厨师每“动”一道菜,他都要指指点点,不知情的还以为是他家办酒席呢!
这是近年来昌化镇食品安全办(简称食安办)对上百次农村家庭自办酒席进行现场“督勺”中的一次。
张小会的新屋落成了。按当地习俗,要办几桌乔迁喜宴,庆祝一番。但发请帖前,张小会还要到镇政府办理申报手续。办几桌、上哪些菜等等,都要一一申报清楚,记录在册。有些菜不能上桌,还得换。之后,还要与镇里签订安全责任状,把宴席的桌数、时间、地点、厨师资格、采购人员、采购地点等一一记录在案,并明确安全第一责任人。
之后,镇里还要“自掏腰包”,以每人20元(投保费)的标准,给赴宴的每一位客人投保。到时,如万一发生意外,每人最高可享受20万元的赔付。
设宴当天,镇食安办的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到场“督勺”。对厨房和宴会周边的卫生、安全状况进行把关,对采购的生菜、熟菜、烹饪用具、做菜的调料等逐项检查,确保喜宴办得放心,客人吃得安心。
严苛的“督勺”制度源于一次次惨痛的教训。昌化镇食安办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前几年,农村宴会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几乎年年都有,记忆犹新的是2012年虞溪村的那次。那次,农户讨亲办了80桌喜酒,结果有68人食物中毒,13人转院杭州。整整一个月,镇社会事务办、综治办、村两委员会干部放下手中一切工作,投入到善后工作。经过近一个月的艰难调解,事主赔付了8万元医疗费。好事办砸不说,造成的恐慌心理人们一时难以抹去。
自那以后,昌化镇就着手制定农村宴请审批制度,在每个村都设立了食品安全联络员,配合镇食安办,为各家各户宴请把好安全关。章嫩军说,有一次在检查一场宴席中发现了20多项安全隐患,于是他们坚决要求事主现场整改,并撤掉了一道即将上桌的变质牛肉。事后事主来镇里向章嫩军认了错,并对他的“较真”表示感谢。
食安办的工作同样得到昌化镇各村村干部的赞赏。虞溪村书记章小红说:“他们介入后,我们村干部的压力大大减轻了,有了这项制度,现在村民办酒席我们也放心多了。”
据了解,2014年以来,昌化镇食安办已累计到各村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2000余份,签订农村家庭自办酒席安全责任状120份,累计投入保险金额2万余元,到各村巡查、检查、监督376人次,受理农村家庭自办酒席申报、备案、建档120份次。去年,该镇农村家庭自办酒席实现零事故。(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