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平:这个时代呼唤更坚定清醒的文化坚守
《北平无战事》总制片人、编剧刘和平:这个时代呼唤更坚定清醒的文化坚守
在电视剧《北平无战事》首播3个月后,剧作家刘和平获得了他格外珍视的一个奖项——“2014中华文化人物”荣誉称号。
出生于1953年的刘和平,“七年磨一剑”写下80万字巨作《北平无战事》,小说问世后几度脱销,同名电视剧也赢得高收视和好口碑,坊间还随之兴起了读史热、诗词风……一些文艺评论人士提出,“北平现象”正悄然改写中国影视文艺创作的进程。
“月圆花好”是对信仰的坚守
刘和平说:“通过写‘北平’,我其实很想说的是,我所坚持的一种文化表达——中国人要有自己的文化坚守。”
《北平无战事》中反复出现的、由周璇吟唱的《月圆花好》,成了观众破译“北平”的“密码”。作者为何从此落笔,又如何解读呢?
“很多时候,人要有一种憧憬,我们的老祖宗也都是在某一种憧憬中走过来的,这是一种很纯粹的思考,是哲学的、古老的,是中国式的审美。”在刘和平看来,《北平无战事》其实也是他自己对文化的思考、设问以及自答。
他认为,“花长好,月长圆,人长寿”表达了那个时代的“崔中石和方孟敖们”对信仰的坚守,其源头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中华民族的“家国梦”。
中国人不能总被别人的文化“激荡”
对于自己笔尖流淌出的文字,刘和平几乎每一句、每个字都如数家珍。接受采访时,他背诵了《北平无战事》第四十章中何其沧与梁经纶的一段精彩“对峙”。
“我借何其沧的口,讲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时代的一些思考,世界文化如此多元,你‘激荡’我、我‘激荡’你,都是在所难免,但我们自己不能总是被别人家的文化‘激荡’。”刘和平说。
他举例分析:“我也看不少外国作品,也会觉得有很多好东西,但回头想想,那毕竟是别人家的。所以我坚持自己的创作,虽然我写得也不全面,但想告诉读者,中国人有自己的一个活法。”
求索属于现代中国的文化坐标
“方步亭笑了,不答,等他背词。何其沧提高了声调:‘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这段《北平无战事》第三十章中的文字,是刘和平个人很喜爱的一个段落。他说,之所以自己会沉浸在写这样一段有关诗词的情节中,其实是想表达对中华文化发展脉络的思考。“从‘中’与‘西’的互鉴,再回归到中华文化本身,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何其沧和方步亭的对话,代表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不倦求索。”
“尊重历史、敬畏历史,是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一项优良传统。从‘北平’关照今天,中华文化的发展当然要走出去与别人的文化进行交流,但最终还是要认知和回归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位置上。不浮躁、不盲从,才能坚定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找准属于现代中国的文化坐标。”刘和平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