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圣诞,看《情书》如何放慢爱情脚步
购买100元以上的话剧票可免费换一杯现磨热咖啡
时报讯 当银幕上怀旧题材的电影大行其道时,你还记得当初那个青涩写情书表达爱意的自己吗?在这个钢筋水泥的时代,当“繁文缛节”渐渐被“一声招呼”替代,当钢笔渐渐被键盘替代,当信纸信封被短信微信替代……当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快,我们的爱情,也在手机信息被delete的那一刻,变得荒腔走板起来。而话剧《情书》,讲述的却是安迪和梅丽莎跨越50年的书信故事。2014年的这个圣诞(12月24日—25日),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班底带来的话剧《情书》,将在浙话艺术剧院连演两个晚上。曾经,“玉婆”伊丽莎白·泰勒以及“超人”的扮演者克里斯多夫·里夫斯和劳拉·林尼,都在百老汇出演过该剧。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整个故事,那就是男主和女主读了近两个小时的信,里面的内容从他们二年级相识开始,横跨半个世纪。他们之间所有的故事,都在书信的文字里,昭告世界。然而,没有枯燥无味,不见清汤寡水,字里行间,透露的却是满满的温情与爱意。哪怕在笔尖隔空‘争吵’却依然像是纯粹的‘耍花腔’。”有人这样评价这个来自百老汇的故事。
在毕业于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的华人导演王欢心中,相处是一种需要,而独处,是美德。他当初排《情书》的初衷,正是:“我总感觉有些别的东西在不被察觉地被挤到了我的余光之外,那么,‘时间’和‘时间的度过’变成我近一段时间以来留意的一个主题,这个时候,我要导A.R. Gurney的《情书》。”
最让观众记忆深刻的还有舞台上那个巨大的沙漏,那不是传统意义和造型上的沙漏,但是当那一注沙流缓缓倾泻,时间瞬间变得具象,那是可触摸、可辨识、可记录的,飞沙间就过完了五十年,说完了50年。而最后,那一阵风,将所有的纸片吹下,所有已经念过的未念过的话语、情谊、感动与爱,都化在这一场飘零中。
《情书》的演出地点是湖墅南路的浙话艺术剧院。如果你去过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看话剧,就会被它所在的安福路文艺一条街所感染——红色砖墙的老派洋房,洋气浪漫的格调咖啡馆,一群群青年男女,簇拥着来看话剧。即便是门口卖盗版碟的小贩,推荐的都是相当文艺的外国电影。而浙话的团队也希望能将剧场所在的湖墅南路136号,变成这样文艺的街道,于是今年暑假,落户浙话的导演李伯男与浙话的一个舞美设计和编剧一拍即合,收回了剧团原来租出去用作儿童摄影的场地,在浙话艺术剧院边上开出了一家以话剧为主题的“后台吧”咖啡馆。据浙话艺术剧院经理周阿勇透露,为了打造圣诞氛围,凡是购买100元以上《情书》话剧票的观众,都可以在“后台吧”免费换取一杯现磨热咖啡。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张玫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