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四岁小男孩 最需要的是你的电话号码

13.05.2015  08:26

    这个孩子得了急性白血病,每隔一段时间必须要输一次血小板

    孩子爸爸每半月捐一次,体内血小板数量已远低常人

    求助好心人:危急时刻,你留下的电话或能为他续上一命

    一个4岁的小男孩,光着头躺在医院的无菌病房,时不时侧过脸往外看。他想看看外面的花草树木和玩具,但每次能看到的都只是那扇门。他的眼睛很大,清澈,无助。

    他得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他需要不间断地化疗,他需要承受很长时间的治疗痛苦,这时间可能是2年,可能是3年,甚至可能更长——血小板的能否充足供应,成了他是否能继续生活的重要一环。

    危急时刻

    哪里去找血小板

    谁能接受一个4岁孩子得了重病的消息?何况这个消息来得那么突然?

    滕峰是杭州桐庐百江镇百江村人,他从来没想过,自己离一场家庭灾难那么近。“开始是孩子觉得不舒服,没有力气,总说累、头晕,有时发烧,就像普通感冒一样。本地医院检查过,看不好,要求我们转院。”4月15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他的儿子小俊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他还那么小!

    小俊面临两种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者保守治疗——化疗。

    滕峰有些为难。他从各种途径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过程很快,但生存率大概只有50%;化疗的生存率能达到90%,但时间漫长,整个过程可能要超过2年。

    家庭会议的最终结论是,化疗。

    “化疗很折磨,但希望更大,可是有一个‘坎’。”滕峰说,化疗期长达2年,而每一次化疗都会造成儿子小俊血小板快速减少,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输入一次血小板。医院虽然有血库,但是当下病患多,血液库存少,用血非常紧张。特别是病情突然发生变化、急需输血时,未必恰好有可用的血小板余存。

    这样的险情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上个月21日,就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小俊的姑姑盛女士说,每个人至少相隔一个月才能再次捐献血小板,但小俊的妈妈身体指标不允许捐献,所以小俊爸爸成了唯一人选,他几乎每半个月就会输一次血小板给孩子。“正常人的血小板是20万个单位,那一次小俊只有4000个单位了,情况十分危急。”小俊爸爸再一次跑向血站试图给儿子捐献血小板,但他因为多次、频繁捐献,体内血小板数量已经远远低于常人——他被血站工作人员拒绝。工作人员说,如果他继续捐献,其凝血功能将严重缺失,并存在血管爆裂的危险。

    他们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在桐庐(桐庐没有血小板的采集设备),即使能快速赶来也要一个半小时,然后是将近2小时的血小板提取,时间不允许……在这个危急时刻,医院总算调到5个单位的血小板,小俊的生命之灯由红转绿。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鲍亚飞 通讯员 唐志立 文/摄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