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十三五经济年均增长底线6.5%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昨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正式问世。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建议》做说明时指出,从国内生产总值来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不过在业内看来,6.5%确实只是底线而非发展目标,尽管需要为全面改革和经济发展提升质量腾出空间,但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仍然值得期待。
“十三五”增速底线已成共识
进入今年以来,业内对于“十三五”经济增速底线的猜测就已经众说纷纭。一些专家认为,“十三五”期间GDP增速不能低于6.8%,也有专家表示,考虑到今年7%左右的增速,未来五年达到6%即可。但随着“十二五”收官临近,业内的主流意见基本都定格在了未来五年年均经济增速不能低于6.5%。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早在今年2月的一次会议上就表示,如果2015年GDP增速实现7%,“十三五”期间的年均GDP增速必须达到6.56%,即6.5%左右是底线。昨日他再度表态称,要想实现在2020年经济增长翻番的目标,则“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要达到6.5%,而要达到这个增长速度关键在于“创新”。
而李克强总理访韩期间在韩国经济界欢迎午餐会上也表示,“我们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这需要今后五年经济年均增长6.5%以上。保持中高速增长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既定目标”。如此看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高层还是专家,6.5%已经普遍被认为是“十三五”经济增速的底线。
为结构调整预留空间
当然,6.5%仅仅是未来五年经济增速的底线而并非惟一目标,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仍然值得期待。习近平在做说明时也强调,综合来看,我国经济今后要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但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比较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就表示,我国仍然拥有潜力巨大的市场规模,产业升级也后劲十足,在他看来,即使是在“十三五”期间,中国仍然有6%-8%的增长潜力。
“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胡鞍钢则从另一个视角看待经济增速的底线问题。他表示,中国的实际经济增速一般都高于预期目标,而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实际增速与目标增速最多也不会相差超过上下0.4个百分点,只要经济增速仍在该区间内,基本就能完成既定目标。
不过,既然中国正在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那么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速肯定是在所难免的,而且业内也普遍认为,目前的中国早已摆脱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速的念头。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就表示,“十三五”的经济增速要为结构调整预留空间,他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既有增长周期的原因,也有发展方式的问题。“不能因为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就忽视了转方式、调结构的目标,更忽视了经济的发展质量。”迟福林说道。
此外,还有分析认为,未来五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等也将成为平衡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质量的砝码。
新兴产业“入场”值得期待
不过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经济发展也在经历一段漫长的“阵痛期”。许多过去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今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今年前9个月,资源密集型行业或者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效益进一步下滑,而有数据显示,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平均已经达到了40%左右。
曾经的另一大经济支柱产业——房地产的日子同样不好过。一位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去库存化”是当前房地产行业的主流趋势,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消化过剩产能的过程,而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也连续三年回落,全然不复当年支柱性产业的风采。
尽管传统支柱性产业日渐式微,但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不缺乏新鲜血液。王军表示,就制造业而言,《中国制造2025》正在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更多中低端产业升级为中高端产业,力图重新发动传统产业引擎。而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具前景和活力的一部分,第三产业服务业在近两年的发展同样也有可圈可点之处。近几年,服务业年均增加值都在10%以上,有预测分析,如果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仍能保持10%左右,那么将带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左右。
而一些正在壮大的新兴产业虽然还未形成大气候,但也已经体现出了对经济发展的刺激作用。王军表示,比如电子商务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例逐年攀升,全面与传统行业对接的“互联网+”无形中也在创业创新等领域拔高了经济发展的起点。
此外,还有分析认为,未来五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也将进入快速增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