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庙会为何天天爆棚 好吃好玩好看接地气(图)
今天是最后一天
为什么它的人气天天“爆棚”?
为期四天的大运河庙会昨天进入第三天,虽是工作日,但十点不到,大兜路历史街区的老杭州游园会舞台表演、手工互动区早已人头攒动。此外,香积寺门前的三素食集部分摊位前,市民耐心地排着长队等待新鲜出炉的包子。
由于工作需要,记者连续三天都去了大运河庙会现场,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看着那么多人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我有一种久违的感动。恍惚间,有种回到了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一起逛庙会的感觉。
庙会年年举办,今年为何会特别火?
“今年的大运河庙会与以往的庙会不太一样,它不单是吃喝玩乐的地方,而且更多的承载了运河的千年文化。相比往年的运河庙会,今年的庙会更‘接地气’。”这是杭州城市品牌促进会秘书长王伟础的说法。
今年庙会上,的确比往年更有老底子逛庙会的味道。比如它重现了古代每年运河漕运启程前,都要举行的“起漕祈福”仪式,还给大家呈现出运河边市民的生活状态——庙会集市。同时,还有三素食集、老杭州游园会这样的老底子记忆的活动。除此之外,庙会自有诸多其它会展无法比拟的“亲和力”。
具备“天生”的亲民气质
每年充斥在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节展,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也有老百姓不买账的。城市生活,需要高大上的会展,但更多的则是需要接地气的活动,像前不久结束的杭州市第二届老年健康生活博览会,原以为以“老年人”为目标的展会,只会吸引老年人,却因为有排舞大赛、相亲大会这类接地气活动的举行,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去参观。
庙会也不例外,活动办得好,无疑会是“接地气”的一类。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庙会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既是生活压力的释放地: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忙碌的工作使人缺乏自由感;也是民俗文化的展示台:如今,已经没有太多其他形式能够像庙会这样集中展示民俗了。 可以说,庙会天生就有一种亲民气质。逛庙会,一个“逛”字,让人体味出自由、放松之感。而所呈现的产品,也要让老百姓吃得起、买得起、乐意逛。
就拿香积寺门口的三素食集来说,它就特别亲民,食集上汇集了大运河沿岸老字号的素食,共46个摊位,有北京“功德林”带来的素牛肉、五香烤麸等十余种素食;天津老字号“石头门坎”带来的各式素包;还有湖州老字号震远同的净素粽子、奉化蒋家龙门千层饼等。
其中,最火爆的要数时隔15年又重新出现在市民面前的“素春斋”,这次“素春斋”带来了原汁原味的素食大包子,3元一个。昨天早上8点不到,素春斋的摊位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队,下午一点不到1000多个包子就被抢购一空。素春斋的现场负责人说,庙会三天,卖了3000多个包子。原本以为周一工作日,买的人会少一些,没想到却提前卖光。
勾起许多人儿时的回忆
庙会的火爆,这里面还有一种情感因素的带动,就像记者提到“感动”的情绪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去赶庙会,与其说是“轧热闹”,不如说更多的是找寻那份逝去的记忆。
人到了一定年纪,总是喜欢重温、回忆以前的事。像小时候跟着大人去赶庙会,就像过节一样,有好吃的吃,有新玩具,可以放烟花炮竹,还可以点着灯笼到处跑,拉着大人给买着许多新鲜的小玩意儿……那一份回忆里,有着人们所留恋的无忧无虑。
如今,都市生活节奏和商业元素的挤压,各种各样的活动每天都能看到,随之而来的是,新奇感越来越淡。而那种人挤着人赶庙会的感觉,也许只有要在这样的人潮中,才能重温儿时的激动和兴奋,才能感受到浓郁的传统特色。 年近古稀的严大妈带着小孙女逛游园会时,就不停跟孙女描述着,她小时候跟着父亲一起去逛庙会,那时也给她买过糖人。要知道,这些小零嘴,都是陪伴许多人成长的童年回忆,更隐藏着几代人的美好回忆。 庙会原本就是老百姓自娱自乐的一个场所,过去是自发形成,现在各有主办方,但终究是为老百姓办的,要老百姓吃得起、买得起、乐意逛,这才会有生命力。老百姓买账,这才是好庙会。尽管形式和内容可以有所改变,但庙会特有的文化内涵是没有变的。那种贯穿于庙会上喜庆、热闹的活动,以及活动所带来的节日氛围,正是人们向往和谐、崇尚美好精神生活的体现。 为期四天的庙会今天进入最后一天,还没有去的朋友,不妨今天去看看。
拥有传统文化的“基因”
传承了数百年的庙会,它有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在很多的著名的影视作品中,“庙会”经常会出现。庙会,更多的应该是体现一种民俗文化,这样的民俗既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存在的标志,更是当代民俗的窗口,也是人们的生活状态的反映。这一点,在今年的大运河庙会上也有了较好的体现。
位于大兜路历史街区的老杭州游园会,集结了一批民间艺人,有手脚并用同时演奏8种乐器的表演者,有用舌头、手指作画的金华兰溪韩氏糖画传人,有现场演绎皮影戏的袖珍人,有画脸谱和鼻烟壶的手艺人……这些表演都带有传统文化的“基因”。
昨天下午三点半左右,卖皮影制品的摊位一收拾,马上改头换面变成了表演皮影戏的舞台。《武松打虎》表演开始了,摊位前围满了观众,孩子很好奇,站在最前面,看到喜欢的桥段,就开始欢呼雀跃,家长则站在身后,追忆着小时候看过的传统表演。
皮影戏与杭州很有渊源,杭州曾是皮影戏的中兴之地,在南宋的勾栏瓦肆里传播,是流传民间的草根艺术。南宋的《梦粱录》有记载:“京师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影,用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
这些表演者来自于杭州龙在天皮影艺术团,他们共有8名团员,都是袖珍人,平均年龄24岁,平均身高1.26米。艺术团的团长陶鹏说,现在的民间艺术表演越来越少,不少孩子只是在书本上、电视上听说过皮影戏,并没有真正地见过。他要把杭州的历史文化用皮影展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商报记者 潘婷婷 摄影 金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