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质量时代 打造“浙江制造”

03.04.2015  17:27

      继“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近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要通过实施三个十年“三步走”的战略,最终在新中国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使中国成为“制造强国”,规划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
      浙江经济要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更好地助力“制造强国”建设,实现产业突围迫在眉睫!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去年适时提出了“打造‘浙江制造’品牌”的发展战略。启动品牌训练营、征集确定品牌LOGO、编写品牌评价规范……一系列积极而有效的措施,使“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工作在2014年风生水起,迈出了铿锵步伐。
      打造“浙江制造”品牌,借鉴与吸收先进经验必不可少。翻开世界各质量强国质量发展史,其发展道路也非一帆风顺。如德国工业革命足足比英国晚了近80年;日本上世纪初期也曾被廉价、劣质货充斥市场。在关键时期,这些国家都把质量发展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来实施,促进了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

      “智”以“鉴”行 蓄力“浙江制造”
      世界各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尽管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质量发展所处的阶段也不同,但这些国家都选择了一条符合质量规律,适合本国国情的质量发展道路。这些经验对我们打造“浙江制造”品牌具有重要启示。

      “德国制造”:质量提升“励志哥”
      虽然世界各国对德国印象并不完全相同,但“制造业大国”肯定是答案之一。根据环球网和德国驻华使馆公布的调查结果,中国网友(37.3%)对德国印象最深的是其“牛气十足的工业制造业”。
      “厚颜无耻”,这是120多年前英国人给德国制造的产品扣上的帽子。历史记载,1871年的世界市场几乎被列强瓜分完毕,刚实现统一的德国为追求强国梦不得不“不择手段”,仿造英法美等国的产品,并廉价销售冲击市场。偷窃设计、复制产品、伪造制造厂商……德国产品因此被扣上不光彩的帽子。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ermany”,以此将当时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产品区分开来。
      8月23日于是成了“德国制造”的诞生日。此后,德国人争气地让自己销售到世界各国的产品比当地货的口碑还要好,100多年来,德国源源不断从中获益,“德国制造”产品“都像一块热气腾腾的蛋糕”,受到各国欢迎。《南德意志报》称,“德国制造”120多年的历史就像一个童话,它也是德国在二战后崛起的密码,欧债危机中仍“一枝独秀”的答案。
      时隔百年,如今已经基本放弃制造产业的英国深受金融危机影响,英国媒体面对德国稳健的发展也望洋兴叹。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的专家表示,“德国制造”崛起的过程,同时也是德国现代化和国家崛起的过程。德国是欧洲国家中现代化较晚的一个,而且身处欧洲中部的德国,没有多少地缘优势,却能在100余年的时间里数度崛起为世界强国,很关键的原因之一就是一直坚持以高质量的制造业为本。
      当美英等西方国家纷纷把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外包而转向来钱更容易的金融业时,德国仍将主要精力放在制造业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的提高上。正是这种制造业立国的发展战略,不仅让德国保持较高就业率,促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也使其具备了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坚实产业基础。
      除了对制造业的坚持外,“德国制造”长盛不衰还在于“质量”和“创新”。事实上,早在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德国产品被视为廉价的劣质品时,德国学者就开始呼吁工业界清醒过来: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廉价产品,而是质量。而20年后,英国罗斯伯里伯爵1896年表示:“德国让我感到恐惧,德国人把所有的一切……做成绝对的完美。我们超过德国了吗?刚好相反,我们落后了。”“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如果能关注每一个细节,就可以实现零缺陷的目标。” 这是德国大众公司一名工程师对质量的定位。这样的“质量”意识甚至体现在德国家庭中。在德国,许多家庭主妇煮鸡蛋要用量具精确量出水的容量,下面条同样要用天平称面条的分量。此外,严格的质量认证制度在创造“德国制造”声誉的过程中也功不可没,如德国著名的GS认证(Geprufte Sicherheit,安全性认证),以德国产品安全法为依据,按照德国工业标准DIN及欧盟统一标准EN进行检测,通过GS认证的产品设备在市场更有竞争力。
      在欧盟企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前25位就有11家是德国公司。不少德国中小企业都有自己世界领先的技术。德国克拉斯集团是一家农业机械制造商,人们印象中这类机械傻大黑粗、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克拉斯集团生产的联合收割机由卫星和激光提供精确导航,实时的感应器可以测算每一平方米的产量,并且即时调整下个季节施用的种子和化肥量。尽管该收割机每台标价40万欧元,比其他国家的同类收割机价格高1/3,但从美国到澳大利亚的大农场主们仍趋之若鹜。
      不追求价格,但追求价值;不追求外在,但追求细节;不追求广告,但追求口碑;不追求速度,但追求质量——这就是德国制造。

      美国:质协提供保障支撑
      美国历史短暂却演绎了大国质量发展的无限可能。回顾美国质量史,可以清晰看出质量发展与经济进步的同轨印迹,质量对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支撑。纵观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其质量发展应该是得益于完善的法规体系、标准体系、认证体系、检测体系和监管体系,得益于政府、企业、社会的各负其责、共同推动。
      美国质量能在短时间内领航全球,美国质量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简称ASQ)功不可没。ASQ的前身成立于1946年,由二战期间致力于开展数理统计方法及质量控制技术培训和普及推广的17个地方质量管理协会、253名会员合并后创立,1997年更名为“美国质量协会(ASQ)”。
      顾客是我们做任何事的关注焦点;质量管理是我们做任何事的基础;员工和团队合作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关键;我们将参与社会目标的实施——这是ASQ的价值核心观。成立60年来,ASQ的质量改进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ASQ成员创建了诸多质量技术概念及方法,如统计质量控制(SPC)、质量成本衡量与控制、全面质量管理(TQM)、零缺陷、可靠性及故障分析等。近年来,又推出了顾客满意度指数调查、六西格玛方法,不断开拓和创新着质量管理的新理念与技术方法,其质量方法已被大部分国家普遍接收和采用,这些质量技术的创始人已成为质量界的代表人物。ASQ将质量视为全球最关注的问题、组织的义务和个人的道德问题,它向人们分享质量技术、质量概念或质量工具。2000年以来,ASQ已与全世界13个专业组织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了全球的学习、质量改进和绩效卓越,满足了全世界公司、个人和组织追求质量的需求。
      美国联邦政府设有14个行政部门和若干独立机构,其中14个行政部门中的人类健康事务部、农业部、财政部和运输部中有负责管理产品质量的部门;独立机构中的环境保护局、联邦贸易委员会负有管理相关产品质量的责任;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是国会为保护消费者免遭因消费品质量问题造成伤害而设立的专门负责消费品安全的独立机构;美国海关和其他部门合作负责检查进口产品的质量。联邦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工作目的是阻止不合格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避免对消费者造成伤害。为此,他们首先是制定标准和规范,其次是对制造商进行宣传和指导,而后严格地按照制度对各种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及时发现市场上销售的不安全产品。
      对于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不以罚款、没收为主要目的,处理的手段主要是自愿收回,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发布信息,这是使违法消费品撤离市场快而有效的方法。对于不接受自愿收回、有意制造不合格产品的制造商,则给予严厉的行政处罚或对其起诉,追究法律责任。
      在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上,联邦政府不依赖于各州政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在全国设立多个工作站和检验中心或实验室,并向全国各地派往大量的调查员,以保证联邦政府的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不受地方经济利益的干扰。但在一些具体工作上,联邦政府会与一些州政府签订协议,授权当地的一些检验机构按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方法检验产品,并由FDA付费。

      日本:开创“质量文化”东方管理体系
      六七十年前的“日本制造”也曾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缺乏国际竞争力。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创立了“质量管理月”、“QC小组”等制度,设立了日本质量管理最高奖“戴明奖”,并把“质量立国”作为国家战略,迅速提升了日本质量总体水平,形成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品牌,也开创了“质量文化”东方管理体系。
      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以及之前的日本,产品质量很糟糕,可以查阅到的描述:“他们出口的玩具玩不了多久就会出现质量问题;他们出口的灯具寿命短得让人无法接受。”为改变这一现状,日本企业界的有识之士年复一年、常抓不懈地实施质量变革。
      先开始进行革新的是日本的通讯设备制造业,他们从美国引入了现代质量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并特别重视质量控制过程中应用的统计方法。而扩展成为全国性的质量变革则紧紧地与一个日本组织和一个美国人联系在一起——成立于上世纪40年代的日本科学技术联盟(JUSE)从1949年开始设立由企业、大学和政府人员构成的质量管理研究小组,并定期开办“质量管理基础课程”将小组的成果传达给产业界。JUSE于1950年邀请美国的戴明博士(W. Edwards Deming),一位抽样理论和质量管理专家,访问了日本并为JUSE 技术专家和各地企业高层举办了质量课程或讲座,通过一年的授课戴明的理论在日本受到了尊敬和推崇。在JUSE的宣传和推动下,日本掀起了质量管理的热潮,并把每年的11月定为“质量管理月”,而戴明也捐出讲义费设立了“戴明奖”,这一奖项迄今仍是深受日本企业重视的最高质量荣誉。
      在头十年,质量管理和统计技术的应用仅限于制造和检验领域,上世纪60年代初,日本将质量管理的概念拓展为全公司质量管理(CWQC),使质量管理覆盖范围从市场调查扩展到售后服务,并提倡全员参与。这种独创的管理体系在管理活动中突出了3个特点:重视教育和培训;进行“方针管理”;注重内部审核或者“质量管理诊断”。这些方法甚至术语被1987年颁布的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吸收后向全世界推广。
      伴随着CWQC活动的深入,人们日益认识到一线工人的重要性,从而创造性地组建了质量组织QC小组(又称为品管圈),从1962年5月第一个QC小组在JUSE注册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共产生了约40万个QC小组,注册参与者超过300万人。QC小组组长由工人担任,并建立自主管理体系;小组选择的课题不仅包括减小缺陷、提高生产率、降低制造和检验成本,还包括设备维修、生产计划和其他方面的改进;在小组活动中常用的统计工具被称为“七种工具”。随着CWQC延伸到服务业,QC小组活动在各类服务业企业中也显示出活力和良好的效果。
      发轫于上世纪50年代的日本质量革命是在全公司范围内应用统计质量控制的概念和方法的结果,最终导致日本的产品质量在上世纪70年代追上了西方世界。日本沿着质量革命的路线继续前行。上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促使日本利用日渐成熟的质量体系开展节能活动,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和开发节能产品。上世纪80年代大部分日本公司尝试开展多角化经营,并始终保持着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浓厚兴趣。
      总结半个多世纪的质量管理历程,日本不仅创造和延续了一个奇迹,并为丰富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系统贡献巨大。
      (2015年4月3日 浙江日报 00011版: 经济http://zj0l.com.cn/html/2015-03/11/content-2857313.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