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新引擎
本报记者苏靖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GDP达29684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快于全国1.1个百分点。浙江经济之所以能跑在前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服务业增长11.3%。
2014年,浙江服务业增加值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0%以上,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以来服务业的动力效应进一步显现,浙江经济的产业构成从“二三一”转向“三二一”。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1%,对GDP增长贡献率增至66.4%。服务业这一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并已成为拉动浙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创业新领域
今年上半年,全省新设企业11.1万户,同比增长3.3%。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1.7%,从事第二产业的占21.4%,从事第三产业的有8.5万户、占76.9%。金融、健康、信息、旅游产业企业的新设数同比增幅分别为71%、67.9%、65.2%、46.6%。显然,新兴服务业已成为创业热点领域。
一组已注册企业的存量比较数据说明了新兴服务业不但发展势头迅猛,存量也蔚为可观。截至今年6月底,卫生和社会行业、教育和培训业、文体娱乐业及信息传输业等4类新兴服务行业在册企业总量达到60540户,同比增加37.55%。其中文体娱乐业企业14809户,同比增加50.67%;教育和培训业企业2514户,同比增加40.45%;卫生和社会行业企业1933户,同比增加34.33%;信息传输业企业41284户,同比增加33.37%。
资本、人才等创业创新要素在向新兴服务业集聚。在杭州福地创业园,从这里起步的挖财、麦苗、恩牛、花瓣等20余家信息经济创业公司已经拿到合计近2亿美元的融资;杭州拱墅区的财富小镇云集了各种非银金融创业者;丽水的一间旧厂房变身摄影主题创客基地,走出39位创客,成立一年总营收达8845万元;桐庐的健康小镇刚出炉,就有创客上门投身健康产业……
创客们活力四射,彰显了新兴服务业的无限潜能。传统企业也纷纷试水,引入创客们的活力,完成自身的转型。传统印染助剂企业传化股份与最大印花设计交易网站“瓦栏文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力打造纺织印花行业首个众创空间,以花型设计服务为入口,进一步打通印花平台与成品面料交易平台,贯穿整个纺织印花产业链,进而为个性化面料、纺织产品定制打开更广阔空间。华立集团打造创业孵化生态圈,通过跨界融合,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打造适宜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借众创空间——润湾创客中心启动,向“大健康、社区商业、创业孵化”三大产业生态圈全面转型。
投资新宠儿
从工商注册数据分析,新增服务业企业的投资主体主要以私营企业、自然人为主,占到新设企业总量的90%以上。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的抽查显示,大部分新设的新兴服务业企业对下半年的经营状况普遍看好。66.7%的企业认为当前市场处于扩张状态;67.3%的企业预计下半年市场需求将进一步释放,营业收入会比上半年增加。
去民营医院看牙、治眼病、做体检已是不少居民的医疗保健新选择。为了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更为便捷、多元化的医疗服务,我省改革体制机制,出台政策鼓励扶持社会资本办医。
受惠于医疗体制改革,千足珍珠集团最近全资收购了齐齐哈尔建华医院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医疗机构。千足珍珠董事长陈建华认为,随着未来几年我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医疗服务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基于此,公司今后将实行珍珠加工销售业务与医疗服务业双主业发展。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有需求自然有空间。今年1月,温州市中医院与上海复星医药集团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医疗医药资源、品牌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打造浙南地区优质的老年病医院。
模式创新也为后来者注入了新优势。从萧山起步的挂号网,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上用户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其创始人廖杰远认为,通过互联网帮助病人找到合适的医生就是一种商机。而去年获得腾讯7000万元投资的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则有信心与公立医院直接竞争,视线下诊所为自己的商机。
作为浙江正在大力扶持的七大产业之一,有专家估计,浙江的健康服务业及其支撑产业可望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0年全产业链达到1万亿元,形成万亿元的朝阳产业。
更多新兴服务业也随着一个个项目在浙江落地。国际香草园旅游度假项目在南浔打造国际水准的旅居度假目的地;菜鸟网络投资百亿元在金华打造菜鸟·金义电子商务新城……省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完成服务业投资12686亿元,增长14.7%,高于面上投资增速3.5个百分点,投资增幅明显大于工业投资。服务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6.6%,已成为我省有效投资的主要抓手。
发展新动力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就是现代服务业地位不断上升的过程。步入工业化中后期的浙江也在经历这一变化。工业增速下行时,新兴服务业迸发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抵冲了下行压力,并不断发展壮大为一种新动力。
专家认为,这背后有消费结构升级的原因,对休闲养生型的旅游、度假、绿色食品,对高品质的教育、文化、医疗等需求越来越旺盛,催生了一大批新兴服务业。像桐庐抓住机遇,总部经济、休闲旅游、科技服务、健康服务和智慧快递等五类服务业迅速崛起,“逆势”赶超工业强县。
这里面也有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服务业加快发展为制造业腾飞注入新动力。今年,我省专门出台意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首次明确要重点发展信息服务、研发服务、创意设计、物流与供应链服务、融资服务、商务服务、服务外包、节能环保服务等八大生产性服务业。在浙江物产、阿里巴巴、传化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带动下,浙江制造未来将迈上新台阶。
“浙江服务”正以更强有力的姿态为浙江经济输入发展新动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特征。今年前三季度,生产性服务业完成投资2431.4亿元,增长24.3%,高于服务业投资9.6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投资比重为19.2%,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和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同比分别增长34.1%、14.9%、23.3%。
在浙江的服务业版图上,杭州的电子商务、休闲旅游、金融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宁波、舟山的港航物流业,温州、台州的地方金融业,绍兴、金华的商贸流通业,丽水的养生养老产业等均已具备相当规模,服务业地方特色初步形成。全省超过50个县(市、区)的服务业投资增速高于工业投资增速,服务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本文来源:浙江日报 责任编辑:吴红梅)版权声明
凡注有衢州日报、衢州晚报、掌上衢州或衢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独家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衢报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