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蹦床搬进课堂 胜蓝实验小学课改玩嗨了

18.04.2016  11:59

 

   浙江在线•教育新闻网04月15日讯 (通讯员 叶丽 记者 朱戈倩)今天下午的胜蓝实验小学格外热闹,一进校门,左边是青春靓丽的啦啦队,漂亮的妹子欢快舞蹈着,据说这支舞蹈队曾拿过全市第一哦。右边是4个小蹦床,七八的同学轮流上场,欢快地蹦跶着,颇有小小运动员的架势。据说,站在一边的帅哥老师是国家蹦床冠军呢。后面还有一群小足球运动员,随着哨声左盘右带,控球技术非常熟练。

  原来,今天是胜蓝实验小学基础性课程成果汇报的重要日子,孩子们带来这些精品拓展性课程的微体验,让来自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专家老师眼前一亮。

  蹦床要进体育课

  在所有课程中,蹦床项目让大家耳目一新,据说这也是孩子们最爱的一个项目,谁都想上去蹦跶两下。胜蓝实验小学书记张刚告诉记者,这个项目从去年就开始筹划了,学校引进了一位新的体育老师张老师,他是全国蹦床冠军,在技术上和安全上都能够足够保证。

  于是学校引进了4张小蹦床,先以社团的形式让孩子们玩起来。“接下来,我们会把蹦床引入体育校本课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细化成为不同的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都受益。”张刚说。

  胜蓝实验小学去年加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逐步推行“3125体育健身工程”,围绕学校体育特色,重点发展射击、足球、啦啦操等主题特色课程的同时,还推出特色化趣味大课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无数的项目可以玩,比如一二年级有跳跳球、踏板凳、羊角球,呼啦圈、跳房子,三四年级就玩抖空竹、旱地冰球、足球等等。“你让他们跑步,都吃不消,但是拿着杆子追冰球,怎么跑都不累。”张刚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会一到两项运动技能。

  课改让孩子在玩中学习

  和楼下热热闹闹的运动项目不同,在楼上,四年级小男生沈锦航站在一堆小发明前面,安静地介绍着。一盆绿植里插着一根芯片和一根水管,“这个是自动喷淋灌溉系统,采用的是对土壤湿度判断的芯片,只要芯片判断土太干了,就会自动浇水……”沈锦航一转身,又拿起一个小盒子,“这个是超声波测距仪,你看,只要这样一照,就知道柜子的长是60cm。

  沈锦航是国际视野课程群的受益者者,这个课程群中有创客课程,有Scratch硬件编程,还有KODU编程等。在这些课程的启发下,他看到家里装修师傅爬上爬下拿尺子量尺寸,于是就创意了这个小小的“超声波测距仪”,利用蝙蝠一样的超声波原理,从要测量的这一端到那一端,只要照一照就能知道长度,非常方便。

  胜蓝实验小学将体育发展规划纳入全校课程改革的总体规划中,成为基于胜蓝特色的课程改革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国学尚文课程群、德育博爱课程群、启思益智课程群和国际视野课程群等,细分无数子课程。

  据校长崔建军介绍,胜蓝现行的课程改革是以蓝精灵社团建设为基础,推出蓝韵课程构建,“”为蓝精灵,“”就是国学等融合课程,“蓝韵”课程的构建、实施与评价得到与会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省教研室主任滕春友认为,学校要基于校情,广开思路,开发课程,不断提高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教学实效。

  胜蓝实验小学成立加油站

  在本次成果展示上,胜蓝实验小学还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自然交互的课堂教学创新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DCA140237)试点学校,区教师教育学院唐西胜院长、崔建军校长和华东师范大学徐显龙博士一起揭牌,为学校的基础性课程建设搭建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同时,学校充分利用专家的资源,成立拓展性课程开发加油站,并请滕春友、沈美华、唐西胜、汪燕宏为拓展性课程开发加油站顾问团导师,聘请徐显龙、言宏为拓展性课程开发加油站评估团导师,为推进拓展性课程建设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