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一场属于人民的戏剧狂欢

31.10.2014  12:52

  10月15日,首都北京,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讲话,为新时代的文艺发展吹响了前进号角,也为新时期文艺工作树立了精神灯塔。

  与此同时,在南戏故里温州,一场戏剧盛会,正印证和实践着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重要精神:“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10月12日至10月28日,由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文化部艺术司、浙江省文化厅、温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越剧艺术节,围绕“戏曲故里、文化浙江、越剧盛会、人民节日”主题,突出“汇集越剧精品,展示地域特色,实践文化惠民,凸显市场运作”的办节思路,集中展示了中国越剧艺术繁荣的最新成果。

  事实上,这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嘱托。“习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他就曾亲临第一届中国越剧节,在中国越剧百年纪念大会上作重要讲话,要求我们‘用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作为文化发展的价值观,形成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推动越剧艺术乃至浙江的整个文艺事业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浙江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说到习总书记的嘱托,深感责任重大。

  以主演《二泉映月》亮相本届越剧节的中国剧协副主席、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表示,作为当代越剧艺术家,要把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成文化自觉,恪尽职守、勇于担当,拒绝唯利是图,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承担起创新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我们正在组织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非常振奋,也深感这次方向没走偏。从一开始,我们就希望把越剧节办成老百姓的戏剧狂欢节,让百姓真正享受越剧节带来的欢乐。” 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吴东如是说。

  好一场群英荟萃:

  台上台下 好戏连台不落幕

  在温州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越剧节,不仅精品荟萃,更是一场真正属于人民的戏剧狂欢——邀老百姓喜欢的角儿,演老百姓爱看的戏,让更多的老百姓走进剧场,享受文化改革发展成果。

  这当然是一场戏剧狂欢,在10月12日至28日的17天里,江、浙、沪、闽各大专业剧团18台参赛剧目和6台展演大戏“会师”温州。

  10月12日晚,华丽唯美、荡气回肠的新编历史越剧《大唐骊歌》在温州大剧院拉开了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的帷幕。文化部副部长董伟、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周国富等出席观看演出。

  随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二泉映月》、浙江越剧团的《我的娘姨我的娘》、上海越剧院的《甄嬛》、江苏南京越剧团的《丁香》、福建芳华越剧团的《沙漠王子》、中国戏曲学院的《牡丹亭》、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屈原》等,你方唱罢我登台,一展近年我国越剧艺术发展的丰硕成果。茅威涛、钱惠丽、王滨梅、吴凤花……越剧明星和新秀汇成一条灿烂的星河。

  这当然是一场戏剧狂欢。越剧节上,老百姓们能够看到的绝不仅是这24台大戏——由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142名戏迷参与的“中国越剧票友戏迷争霸赛”,俨然是一场越剧界的“中国好声音”争夺赛,一轮轮比赛,一次次PK,精彩绝伦,引得台下掌声欢呼不断。此外,越剧节前后,还有33场全由百姓戏剧社团担纲的戏剧活动,70多个温州民间职业剧团的表演为这场戏剧盛会造势。

  这当然是一场戏剧狂欢,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让戏迷们目不暇接,越剧艺术研讨会、南戏传统剧目展演、越剧征文、越剧主题摄影比赛,名团名家进广场、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异彩纷呈。

  “常常是剧场里演着戏,剧场外的广场上也在演戏。老百姓不仅仅是观众,更是参与者或是主角。”吴东告诉记者,作为戏剧之乡,温州有极为深厚的戏剧传统,浙江56个传统戏剧非遗项目中,温州占了11个,且都依然以活态存在,而温州的民间职业剧团在浙江也是数量最多。温州一直走在改革开放前沿,但戏剧传统从未因此而失落。

  好一次精彩亮相:

  南戏故里,“温州创造”焕神采

  戏剧故里温州曾留有80多年的越剧传播印迹。早在1934年冬,温州福禄林游艺场就聘请了嵊县的“龙凤高升舞台”来温州献艺。抗战时期,许多越剧演员流落温州,她们跋山涉水靠乞讨生活,却在城乡播下了越剧的种子。新中国建立后,瑞安、平阳、文成、泰顺、洞头、乐清、永嘉等相继建立了国营越剧团。从此,温州涌现出了大批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湘芝、吕爱宝、王道君、陈剑秋、黄湘娟、周鹏奎、陈雪渊、李香琴……她们从乡村草台唱进了繁华都市,从豆蔻年华唱到两鬓白发,成为温州越剧史上抹不去的芬芳记忆。

  时代变迁,越剧在温州几经沉浮。温州越剧演艺中心、平阳小百花越剧团、乐清市戏曲艺术传承展演中心、瑞安市越剧团有限公司等,至今均已过或将进入花甲之年。1997年,温州越剧团成功改编创排了南戏四大名著中的《荆钗记》,获全国各类奖项40余项,包括“曹禺戏剧奖”“文华奖”等国家戏剧大奖,《荆钗记》成了温州越剧史的巅峰之作。进入新世纪,温州越剧还诞生了《白兔记》南戏经典,造就了“梅花奖”得主郑曼莉;编排了带有浓郁瓯越地方特色的《宦门浪子》,创新尝试了现代越剧《温州女人》,形成了温州越剧品牌。

  作为东道主,温州有5台大戏参与了此次越剧节,可谓硕果累累。

  开幕大戏《大唐骊歌》是为本届越剧节量身定制的。该剧根据电视剧《大明宫词》剧本改编,由温州著名编剧张思聪、浙江名导杨小青联手打造,温州越剧演艺中心演绎。在去年浙江省第十二届戏剧节上,该剧收获新剧目大奖。今年3月《大唐骊歌》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国庆期间,剧组在杨小青导演督战下,力求精益求精,为观众奉献一台不失传统又超越传统的视听盛宴。

  此外,本届越剧节温州参赛(参演)的还有《章纶》、《双狮图》、《高则诚》、《秀芬》5台大戏,题材不一,风格迥异。

  参赛剧目《章纶》,是乐清市戏曲艺术传承展演中心打造的一部富有地方特色的大戏,2011年创排以来,收获不少奖项。中心主任陈国进表示,《章纶》是个较成熟的剧目,但精品需不断打磨。全团放弃节日休假,紧锣密鼓地在乐清大剧院合成彩排。

  温州瓯剧艺术研究院则将最新力作《秀芬》搬上越剧节舞台,展示了温州独有的剧种瓯剧魅力。

  好一回戏迷狂欢:

  17天过足戏瘾 名家越迷俱欢颜

  为期17天的越剧节,不仅有连台的好戏,更有云集的众星,越剧界“星星”们可以“一网打尽”,剧场内盛开的朵朵“梅花”更令人惊艳。台上台下,都借着此次越剧节过足了戏瘾。于演员,温州有着最好的越剧观众,何处觅此知音;于戏迷,这样四年一届的盛事实属难得,自当尽情享受。

  温州越剧的观众是一个庞大的群落。新中国建立后,各地的票友组织此消彼长、薪尽火传,从未失落。

  据本届组委会温州执委会的一项调查表明,温州民间戏曲市场活跃,全市有70多个民间职业戏曲剧团,有3500多人的演艺大军,一年演出场次达25000场次,观众总数在1000万人次以上,全年戏金总收入超亿元。温州及周边地区拥有全国最大的越剧票友群体,据粗略统计,全市大小团队约有20多支,他们定期聚在一起,学戏、排戏、看戏。很多票友已经不满足自娱自乐的方式,他们拜师名家、参加比赛来提升自己。

  10月19日的越剧票友戏迷争霸赛决赛上,记者发现,参加此次比赛的票友不乏年轻面孔,而台下坐着的,也多是黑发人,有不少家长还带孩子来观看。据了解,参加此次比赛的票友,年龄最大的7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8岁。他们不仅唱腔十分老到,唱念做打也有板有眼,一些票友的功力已堪与专业演员媲美。

  温州越剧名家李珍珍说,温州票友水准越来越高,以前很多人只是学学唱而已,现在很多人都要求学基本功表演,票友的年纪也越来越轻了。她所教的学生很多都已是票友大赛崭露头角的“名角”。

  好一个“一票难求”:

  越剧节惠民票价 引爆市场

  据温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柳升高介绍,此次越剧节的票房首次交由市场全权运作,所有演出票以惠民的低价公开销售,市场反响热烈。“开票当天上午,最高价位180元的A类票就全部卖完了;闭幕式的名家唱段演唱会,票一小时就全被抢光,市民购票的火热程度出乎我们意料。

  谈及售票情形为何如此火爆,柳升高认为,一方面是戏曲市场的良性发展,培养了温州观众文化消费的习惯。另一方面是惠民的低票价和购票的便利性,增加了人们购票的积极性。“我们改变以往政府办节以赠票为主的方式,以20元至180元的低票价体现了惠民的公益性。为了方便大家购票,我们开通了联网售票系统,同时在温州地区设立了18个售票网点和6个预约网点,每个售票点都能买到所有演出场次的票。外地观众也可以通过网上预订。”据悉,有香港、法国、日本等地的戏迷组团来温州看戏。

  本届越剧节在市场运作上的新突破还包括,利用温州活跃的演出市场,举办了越剧演出市场洽谈会。“我们请来了60多位长期活跃在农村的老戏贾,20多位剧院经理,与30多个剧团的代表洽谈,实现越剧市场供需对接,这在越剧节上还是首次。” 柳升高表示,希望在此次洽谈会基础上,成立一个戏曲演出市场联盟,定期进行戏曲演出市场推广和交流,使其成为越剧节的延伸项目。

  而在吴东看来,此次越剧节引燃的,不仅仅是市场对于越剧的热情,更重燃了戏剧人对越剧的激情。

  10月19日亮相本届越剧节的平阳小百花越剧团《双狮图》,属于首演。团长梅春说,这次新排越剧传统剧目《双狮图》是为了重振士气,用轻松的喜剧风格讽喻人性贪腐的弊端,演绎了真善美主题。瑞安市越剧团有限公司创作的越剧《高则诚》,穿插了国家级非遗的温州鼓词和《琵琶记》戏中戏片段,地域特色浓郁。

  “事实上,我们的传统文化包括与此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可以通过戏曲来传承,戏曲的教化作用,在今天仍有其重要意义。”吴东直言,此次越剧节最出乎他意料的,是中国戏曲学院在温州大学上演《牡丹亭》时全场爆满。他未曾想到,有这么多大学生对传统戏曲迸发出如此由衷而强烈的热情。“可见,戏曲不乏观众,缺的是优秀的作品。

  “本届越剧艺术节汇聚了我国各越剧艺术院团和优秀民营越剧表演团体,全面展示了近年我国越剧艺术繁荣发展的新成果、新趋势和新成就,必将进一步推动越剧艺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薛亮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