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湄潭当农民去”
位于贵州省北部的遵义市湄潭县,山清水秀、气候温润。作为我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湄潭县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仅探索出“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改革经验,还敲响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第一槌。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改革试验在湄潭县薪火相传,山绿了、天蓝了、农民的腰包鼓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走,到湄潭当农民去!”
激活农村沉睡资源
“湄潭是五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重点县,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说起近几年的变化,湄潭县国土资源局总工程师梁鸿感慨万千,“是农村改革让湄潭旧貌换新颜,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初期,包产到户呼声高涨,但以后承包权会不会发生转变,村民心里没底。
1983年的一个冬夜,抄乐乡(现抄乐镇)楠木桥大队20多户村民围坐在炉火边,七嘴八舌想出个“生不增、死不减”的土法子,稳定了人口和土地之间的权利关系。
1987年~1993年,湄潭以土地制度改革及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为题,开始第一轮农村改革试验。数年后,湄潭形成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经验,写入了中央文件和土地承包法。
但长期以来,农村集体经济还存在组织成员对象不明、集体资源资产底数不清、权属不明、管理不严、经营不善、收益难以分配、集体资产交易不畅等问题。
2016年,湄潭县启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出了确员定股东、确权定资产、确股定归属、确管定经营、平台定市场的“四确五定”经验。理清了集体资产享有和分配的对象后,还要摸清村集体资产究竟有多少。山地、林地、由集体经营的厂房企业、门店仓库等原本笼统的归集体所有的资产,都集体量化、登记造册,确定权属,并通过组建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使其量化入股,切实解决了农村集体经济资产归属不清的问题。
目前,湄潭县的119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确员”“确权”,并成立了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
“三变”提升农民获得感
说起湄潭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效,湄潭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王元方总结为“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要实现农民变股东,年底可分红,前提必须不断做大集体资产,关键要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源,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金钥匙”就是放活集体产权权能。王元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集体的资源性资产如果能够充分实现“抵押担保”权能,一亩地可以贷款5000元~1万元,仅以两路口村计算,就能贷款一两百万元,如果以全县全部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计算,这将是一笔非常庞大的资金。
2015年8月27日,经过多轮竞拍,湄江石油公司竞得了位于茅坪镇土槽村的全省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目前这一地块已建成一座加油站,解决了当地车辆加油难题。
该宗地出让价款80万元,出让收入扣除成本后,按《湄潭县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细则》政府收取25%调节金9.6万元,剩余的净收益村集体提公益金30%、集体成员分配70%,集体留存11.52万元,集体成员分配17.27万元。通过改革,农村集体资产保值的效应进一步凸显。
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金花村大清沟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将73户村民的土地、山地、茶园及85.4万元现金作为生态资源股和资金股,入股股份经济合作分社。按照合作分社章程里有关分配比例,按股进行分红。通过引进有关企业参与七彩部落景区打造,以“公司+合作分社+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按照“51%+39%+10%”股份比例,进行二次分红,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集体产权在改革之前是模糊的,所以资源的有效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金花村党支部书记冯燕青向记者坦言,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三变”将农村集体的土地、山林、水域等自然资源,通过确权颁证、折股量化,入股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可以按股分红,实现了农民对集体资产占有和收益的权利,提升了农民的获得感。
建设和谐美丽乡村
湄潭地处乌江流域,拥有全球连片面积最大的茶园,也因此被称为“贵州茶海”。站在观景台上,巍巍青山环抱四周,连片茶树碧绿如茵,青瓦白墙的黔北民居点缀其间,俨然一幅自然灵动的美丽画卷。
2004年,湄潭县开始大规模推广种植茶叶,从“退耕还茶”到“六四五六”(60万亩生态茶园、4万吨茶叶产量、50亿元茶业综合收入、亩均产值6000元以上)茶业提升战略的实施,特色产业不断做大做强,把生态环境蕴含的发展潜力激发出来,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如今,全县茶园面积达60余万亩,茶业综合产值位居全国第二位。
金花村七彩部落就是这一模式的生动实践。2015年初,村两委号召村民组建旅游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规划打造、统一资源整合、统一运营管理、统一股份分红的“四统一”方式,村党支部引导群众组建合作社,动员村民以现金入股,或用土地、茶园、林地等自然资源入股的形式,探索建立了“人人是股东、户户能分红”的新型农村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村民富、村寨美的茶旅一体化新路子。
村民们平时种茶、采茶,参与茶叶加工,每逢节假日便登上舞台为游客演出原生态的农耕文化。通过“茶旅一体化”模式,实现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十年前我们村还不是这样:垃圾乱堆,晴天走路吃灰,雨天走路裹泥。”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组45岁的村民霍仁国说,“现在不一样了,在政府的推动下,开展了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工作,村容村貌大变,各类产业也随之落地。”
2006年,湄潭县启动新农村建设,先后投入近7亿元,对改建或新建黔北居民的农户实行财政奖补政策,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目前形成了垃圾处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建成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30余套,覆盖全县119个村。霍仁国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代表。他花费3万多元,将自家空置的猪圈、牛圈改成了厨房、客厅、卧室,政府补助了1万元。现在,家里厨房消毒柜、洗碗池、净水器等一应俱全,生活十分便利。
为让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形成长效机制,湄潭通过村庄规划和村规民约实现管控。全县820个村寨按示范型、提升型、普及型落实规划全覆盖,严格保护原有自然山水,不挖山、不填湖、不砍树、不破坏环境。
脱贫攻坚战略实施后,湄潭县又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助力扶贫的重要举措,通过大手笔资金投入、全方位内容整治、高标准项目验收,为农村发展夯实基础。记者在田家沟看到,山上茶园与森林镶嵌,山下竹园与湖水辉映,独具特色的黔北民居,别具一格的廊桥水榭,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党的十八大以来,湄潭累计投入近16亿元财政资金,拉动47亿余元社会资金。全县规划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206个,实施村庄整治点820个,累计新(改)建黔北民居7万余户,农村居住条件改善率达98%以上;全县建成近50个亮丽的“黔北民居”乡村振兴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