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锣赛亮”,最温暖的乡愁

10.03.2016  11:21

  正月十五过后,湖北省通城县石南镇的梅港村恢复了以往的宁静,村里的年轻人陆续外出打工。村民黎先生想到又要离开家乡,充满感慨地说:“每年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在家乡多待些时日,今年专程赶回来参加元宵节的‘赛锣赛亮’活动,现在又要离开,真有些舍不得家乡的味道。”黎先生介绍,他在广东一家电子设备厂打工,平时工作繁忙,顾不上娱乐,内心常有漂泊感。后来,企业开展文化活动,组建威风锣鼓队,他凭借自己在家乡学过的“赛锣赛亮”技艺,轻松成为队里的核心成员,陆续参加了企业和当地政府组织的很多文化联谊活动,还在年前的企业春节表演中秀了一把。每次锣鼓敲响的时候,他的心就随着韵律飞回了家乡,脑海里满是儿时在屋场外和小伙伴们敲锣打鼓的情景。

  谁的锣最响,谁的灯最亮

  作为市级非遗项目的“赛锣赛亮”民俗活动渊源久远,可追溯到元末明初。这项民俗原为过年时石南镇胡、黎二姓分别用锣鼓迎接、欢送两位官员,两姓锣鼓不期而遇,形成赛锣。“三十夜里的火,月半夜里的灯”在民间广为流传,村民认为,只有火旺灯明,才能风调雨顺、人兴财旺。于是,灯火为赛锣开道,赛锣为赛亮助威,二者融为一体,流传至今。现在,石南镇每年都要举行大规模的赛锣赛亮会,镇上的村民不管身在何处,届时都要赶回来参加,场面蔚为壮观。

  古朴的祠堂里,孩童拿着火红的灯笼,分站两侧,村里的老者带领村民祭拜祖先。之后,村民们开始步行上山,前往赛锣赛亮的比赛场地。分布在梅港村和赛公村的十几处挂有红灯笼的小山包上,篝火熊熊燃烧。到达山顶的村民们,将火堆团团围住,无拘无束地敲锣、打鼓、赏灯、嬉戏。大家赛一赛谁的锣鼓点子打得最好、最响亮,谁的灯火最旺最亮。十五的夜里,石南镇的道路两旁都是高高悬挂的手工制作的大红灯笼,放眼望去,一条条蜿蜒小道被星光环绕,路边还插有密密麻麻的用树桩或竹竿制作的油灯,整个村庄显得和谐又喜庆。

  活态传承,从娃娃抓起

  通城县民俗古朴纯厚,石南镇的“赛锣赛亮”更是具有浓郁的鄂南地域特色。村民们在过年之前的半个月就拿出锣鼓开始练习。屋外空地上,5人一组,分别持着锣、马锣、钹、大鼓、大锣5件打击乐器一起合奏,好不热闹。如今,村里男人几乎都能敲锣。

  “锣鼓点子”对演奏者的演奏水平要求很高,且考验演奏者之间的配合程度。镇上年轻一代多外出学习或务工,在家学习演奏锣鼓的时间屈指可数,这成了令人担忧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传承,村里组织孩子们一起学打锣,由长者免费培训。68岁的吴济明老人是打锣的第十代传人,孩子们课余时间多跟他学习,周六周日更是练得勤快,进步也神速。这项技艺通常5年左右才能出师,可如今学得最好的6个孩子,年龄都在十几岁,练习打锣两年后,已经能够独立组队上山参赛了。吴济明的孙子吴畅在通城县上初二,是孩子队的灵魂人物,5种乐器都打得有模有样。他说:“爷爷常给我们讲‘赛锣赛亮’的历史,锣鼓点子听得多,也就懂节律了。”他说,以前放学回家就喜欢看动画片,现在约小伙伴们打锣鼓,越敲越觉得有意思。

  2016年的赛锣赛亮活动,参与打锣的有80多岁的长者,也有十几岁的少年。除了参赛的村民,各个屋场没有参赛的妇孺也不闲着。他们有的帮忙整理服装道具,有的帮着搞服务,有的排练文艺节目。参与总人数达到3000人,观众更是达到3万余人,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众人合力,留住乡愁

  吴亚明是石南镇人,在离通城不远的咸宁市工作。他说自己从小跟随父辈学锣鼓,对“赛锣赛亮”有着深厚的感情。8年来,他作为“赛锣赛亮”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建立了赛锣基金会,筹集资金用作活动经费和传承奖励。村里练得好的小孩,会不定期得到由基金会发出的小红包,以示鼓励。在他的影响下,活动的骨干力量越来越多,这些从石南镇走出去的村民平时分散在广东、深圳、云南、上海等地从事各种生计。但只要项目需要,就会二话不说,出钱出力。近年来,随着当地文化馆的宣传和群众对非遗传承认识的提高,基金会又出资整修了上山的道路,完善了比赛场地,为更好地留住本土文化提供了后勤保障。

  谈起“赛锣赛亮”的未来,吴亚明表示:“这是祖上传了几百年的习俗,千万不能断。期待政府给予这种民间自发的活动更多关注和支持。地方有了文化,我们的后代才有自豪感。

  说是比赛,其实“赛锣赛亮”民俗活动并没有裁判,也没有真正的输赢,它是一场盛大的文化狂欢,把族人凝固在一起,留住乡愁,也守住文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