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任财政部长共识:财政要变被动买单为主动请客
2015年第一季度的财政收支压力,成为中国财政“新常态”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7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远远低于2014年同期的7.1%。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泽彩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九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
财政收入转为中低速增长
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形势变化,经济增长速度从10%转向7%左右的中低速,从规模速度粗放型转向质量效益集约型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转为存量调整与增量并集的增长。
王泽彩认为,这些背景催生了财政新常态。
其实早在2014年年底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中,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就要求做好新常态下的财政工作。楼继伟强调,财政新常态的重要表现就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政收入由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认为,“中国始终没有建立起随财政收入下降而自动削减财政支出的机制。实际上,与财政收入增速的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财政支出的增速均未有实质性削减。”
王泽彩也表示,“国务院43号文件指导意见发布后,地方融资性问题成为地方政府普遍担心的问题,不少地方大力引进PPP模式,这都是在财政新常态下的收支矛盾会一步加剧的体现。”
2014年底,财政部公布了首批PPP示范项目名单,共30个项目,总投资额1800亿元,其中22个是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存量项目。国家发改委和国开行在3月17日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协调,灵活运用基金投资、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各类金融工具,推进建立期限匹配、成本适当以及多元可持续的PPP项目资金保障机制。
湖北省襄阳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敬东对经济观察报说,从政策内容看,发改委和国开行推动PPP拿出的刺激措施,力度已经很大了。本身国开行的贷款利率就不高,再加上一些项目的贷款期限可以长达30年,这样的政策,对于进一步推广PPP项目落地,会有很大的帮助。
不过,陈敬东也担心,能够真正享受到上述优惠政策的PPP项目应该很少。除了国家支持的棚改、安全饮用水工程等重点公益性项目之外,估计其他大部分PPP项目,都很难享受到这样的条件。
王泽彩认为,财政新常态将持续五年以上时间。
关键是盘活存量
在财政“新常态”之下,要让财政发挥出应有的职能,就必须通过改革来实现,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当前,财税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改进和完善预算管理、税收制度、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因此,2015年财税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
楼继伟在去年底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就强调,要克服速度情结,防止竭泽而渔。
楼继伟提出,一是实事求是地看待收入增速变化。要科学测算财政收入,防止过高地确定财政收入预算目标。各地财政部门绝不能在经济放缓、收入增速下降的时候,收“过头税”、乱收费,增加企业负担,形成对经济的顺周期调节。二是坚决防止和纠正财政“空转”行为。要严格落实新预算法有关要求,要认真组织开展清理检查,严肃查处财政“空转”行为,维护财政经济运行良好秩序。三是促进财政与经济良性互动、健康发展。收入不再作为硬性任务要求,并不意味着对收入增速的趋势变化听之任之、无所作为。
不过,经济观察报了解到,在2014年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地税部门将以前没征的税进行全面清缴,以此来完成2014年的税收任务。“此外,空转现象现在西部比较多,因为收入压力太大,2014年西部、西南的某些省份,将非税收入增长去掉的话,可能税收增长才百分之一点多。”一位相关财税人士表示。
高培勇认为,按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口径计算,2014年全国财政收入140349.74亿元,比2013年增长8.6%,相对于全年7.4%的GDP增速而言,似乎还说得过去。
然而,这一表面现象的背后,则是财政赤字问题的日渐突出。“中国的税收是以流转税为主,所得税、财产税等直接税的收入占比比较低,财政收入受GDP增长的变化的弹性较高。财政新常态的重要表现就是,未来财政收入增速大幅下滑,从双位数增长进入单位数增长,而支出刚性存在,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趋势。”上述财税相关人士表示。
在支出中,教育、科技、农业等7项在2012年的占财政支出占比达到了48%。车购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专款专用的支出以及政府债务付息支出还有国防支出占15%多一些。这表明,财政收入的大半支出是刚性的。
财政部公布的统计数字也显示,2011-201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分别是,25%、12.9%、10.2%、8.6%。2015年的预算为7.3%。税收增速下滑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高培勇表示,“8.6%的财政收入增速,是在采取了包括部分金融机构增加上交利润等一系列特殊措施的背景下实现的。”
与此相对比,在“十一五”时期,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3%,比同期GDP增速高出近10个百分点。即便进入“十二五”之后,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速也曾经一度达到25%。从25%下滑至2014年的8.6%,只有3年时间。“今年以来,下滑速度进一步加快。1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速只有3.4%。而且,如果注意到往年财政收入的常态是‘前高后低’,今年还要力争全面完成将减税4000亿元左右规模的‘营改增’,并且要对小微企业实施进一步减税。在此条件下,完成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7.3%的预算目标的难度可想而知。”高培勇说。
而在王泽彩看来,中国在房地产投资继续深度回调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基建投资力度今年将比往年有所加大,财政支出仍会增长,从各地“两会”披露的信息看,很多省份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已经超过万亿。
收入中低速增长,支出却是刚性增长。医疗卫生支出、工资性支出、住房公积金以及社保、教育等都是刚性支出,由于支出基数固化,有些支出需要大力深化财政改革。”王泽彩说,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增加赤字扩大支出,通过减税刺激经济;二是改变公共产品提供方式,通过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等,弥补刚性支出的需求。
在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被看成是解决当前收支问题的最有利手段。
而对于盘活存量资金,国务院、财政部仅在2015年第一季度就提出了三次,最近的一次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盘活和统筹使用沉淀的存量财政资金,有效支持经济增长;盘活沉淀的存量资金统筹用于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的效用。
楼继伟此前也多次表示,要科学界定财政作用边界,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此,王泽彩分析,“三任财政部部长都提出这样的观点,财政要变被动买单为主动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