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财大老师把思政课上“活”了

21.04.2015  21:35

学生梁佩琦(右一)在探寻过程中遇到魏源第五世孙魏治寰(中)。

    “魏源的身子就静躺在山坡上,提醒我们他与这段历史的存在。没有鲜花,很是安静,坡的下面是民居,很少有人知道这坡上还睡着‘睁眼看世界’被记入史册的魏源。

    这是浙江财经大学学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做的一道作业中的开场白。虽然语言有点伤感,但那都是学生亲身寻访后的感想。

    自教育部提出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以来,为了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浙江财经大学将“社会实践”引入思政课教学,将学习过程解构为倾听、认知、理解、体验、践行五个环节。

    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探寻魏源墓

    思政课历来被认为是最难讲的课,很多学生对思政课的印象就是“背多分”。为了使之变“”,变得更加生动,浙江财经大学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传统范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思索走出教室。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浙江财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任华正学向学生讲授近代中国各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时,主要介绍了洋务派的三个人物:龚自珍、魏源和林则徐。

    “他们都是与浙江有关的名人,龚自珍是杭州人,魏源葬在杭州,林则徐曾在浙江受任江南淮海道。”华正学采用就近原则,他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探寻魏源墓。

    华正学说,这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地了解地域与人物关系,深刻地感知一方山水对人物的孕育和寄托。

    通过网上搜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梁佩琦确定了魏源墓的大致位置,在阔石板路151号山坡上,到了目的地她却发现阔石板路一带的编号比较混乱,几乎找不到151号。

    她询问周边居民,居民们对魏源并不是很了解,“很多人都不知道魏源是谁,我非常诧异。”探访结束后,梁佩琦下决心不仅自己要花更多时间去研读魏源,还要向周围人普及那些为国家作出贡献却不为人知的“大人物”。

    当她正为找不到具体位置而一筹莫展时,恰巧碰到了魏源第五世孙魏治寰,他带着子女三人从湖南邵阳来杭州寻根。

    “寻访魏源墓之前做了许多功课,其中一篇题为《回到故乡,魏源第六代外孙女陈芳》的报道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这次寻访过程中,这些人物竟不可思议地出现在我面前,太有意思了。”梁佩琦说。

    魏治寰不仅介绍了他对魏源的了解与研究,还将手上所剩的最后一本书《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纪念魏源诞辰210周年》交给梁佩琦,希望她能转交给学校图书馆,使更多人了解魏源,走进那段历史。

    “这段奇遇对我说只是一个偶然的意外,然而这次探访的意义可能会影响我一生。”梁佩琦说。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林晓莹 通讯员 赵蕾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