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声音丨胡剑谨:温州人的文化怎样才能让人使劲买买买

02.04.2016  11:21

   编者按: 前不久落幕的2016温州文博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参观人数15.16万人次;成交及意向成交金额达2.66亿元;签约金额达20.12亿元。同时推出29个金额达23.19亿元的优质文化产业项目寻求融资合作。这只是温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角。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也代表一座城市的品味,老祖宗给温州留下的文化,如何发扬光大,让人使劲买买买。且看一位宣传部长眼里的文化经——

  

   记者:外界对温州似乎有一种印象,就是民营经济比较厉害,文化相对偏弱。温州现在花大力气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是为了“补短板”呢,还是确有优势?

  胡剑谨:其实温州文化底蕴深厚,你可能会惊讶,温州有92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居全省榜首。温州人很勤劳,传承了120多种工艺美术品类,这在省内也是不多见的。温州是“戏曲故里”,是南戏的故乡,我们用歌舞戏曲讲故事;温州是“书画名城”,全国九大美院有100多位名师是温州人,温州的书法博士、硕士有近50人;温州是“歌舞之都”,浙歌名人65%是温州人;温州是“百工之乡”,我们有400多个大师级工匠,瓯绣、瓯塑、瓯窑、瓯剧、黄杨木雕和诸多的国字号金名片,是温州工匠精神传承最好的表现。这几年,温州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省里也很关注和支持。温州的文化消费潜力巨大,市场空间广阔。我们要把握有利时机,让老祖宗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意、时尚等现代元素相融合,走出不一样的路子。

  

   记者:在文创产业中,杭州有动漫,东阳有影视,温州拿什么和“别人家”的文创产业比?在本土文创发展中,哪些领域是准备“精准扶持”的?

  胡剑谨:杭州有以设计著称的动漫;东阳以影视搭台服务创收。温州要走的是“科技+设计”的时尚之路。我们有独特的“时尚”优势。重商文化、移民文化和海洋文化相融合,让温州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68.89万海外温州人分布在131个国家和地区,国外最流行的东西,温州人几乎都可以第一时间感知。我们还有广阔的温州人营销网络,又有丰富的大牌经营经验。这些为我们温州文化走向国际,让人使劲“买买买”打开了“绿色通道”。我们要围绕“科技”和“设计”提升产品附加值。如果你的文化产品与工匠精神相结合,努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扶持;如果你的文化产品与传统产业相融合,延伸了产业链,我们要扶持;如果你的文化创意有助于温州经济转型升级,我们也要扶持。动漫、影视、软件、创意设计等也都大有可为。

  

   记者:我们看到,温州每年花2000万元,用于贷款贴息、配套资助、资金奖励和项目补贴,什么样的文化产业项目可以领到这样的红包?

  胡剑谨:这个红包,说大,也大,说不够大,也是不大,关键看发到哪里,发给谁。现在有一些“候鸟”企业和项目,不规划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是这边“”完就走,再换个地方“”。所以,政府的钱,我们不会撒胡椒面,而要精准扶持,有些是长期扶持,有些是梯度扶持,有些是创造机会。红包发向哪里,这是一个导向。社会公共领域,是我们长期投放红包之地。我们发平台红包,比如做书画艺术网,让艺术对接市场,让才华转化为财富。我们发信心红包,对有潜力的小微文化企业扶一把,待稳定后再撤出,将目光转向更有需要的领域。我们也发机会红包,比如搭建会展平台,因为信息量大了,机会就多了,你可以从中淘到自己的商机和市场。可以说,你看到的红包并不仅仅是2000万元的概念,它有一个撬动效应。政府的红包不能当口粮,光靠这个活是不行的,不然“氧气管”一拔,企业就死了。

  

   记者:杭州有文博会、义乌有文交会,温州办文博会是自己主动还是省里引导的?今年不仅有更多省级元素,且规模更大、层次更高,在文化展会领域温州有怎样的“野心”?

  胡剑谨:文博会是我们要扶持的重要文化平台。很多展会在会展中心办,办完了就走了,实际上,和城市有机更新一样,文化博览会也要讲究传承。2014年,我们第一次在全市十大文创园区里做会展,让每个文创园都成为文博会的分会场,既将一批优秀的项目留在了文创园,又锻炼了园区,为下一步文博会的举办练兵。去年,我们把文博会放在会展中心办,效果不错。今年,省里把一些项目都放到我们这里参展,说明省里对我们重视。我们要打造的是文化展会“三足鼎立”的局势,浙北有杭州文博会,浙中有义乌文交会,浙南就看温州文博会。不仅我们文化人要有匠心,我们的干部也要有匠心。这样我们每年积累影响力,就能形成品牌。温州还有一个独特的文化展示平台,就是35个温州民间博物馆,每个都是微型文化展会,它们长期免费开放,又富有民间特色,这些我们要予以扶持,此外还要研究进一步做好这个平台、提升内涵。

  

   记者:温州人爱吃、爱玩、爱看电影。春节期间,平阳万达影城与龙湾万达影城票房分别居全国冠亚军,这样的数据有没有让您吃惊?对此,您看出了什么?

  胡剑谨:温州影视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做过调查,今年年初,《温州两家人》网络播放量达6.4亿次,就连宣传片的点击量也达到39万次,遥遥领先于央视1套同时段的其他电视剧。而《温州一家人》在韩国OBS电视台播出也取得了可喜的收视率。今年4月,我们还要和央视合作,开拍6部《温州青年》系列电影。令人欣喜地是,温州人投资影视的积极性也很高。截至2015年底的一个数据是,总部在温州的影视公司有35家,民营投资的影院有41家,占全市影院的84%。像雁荡院线、万达IMAX影院等这些都发展不错。我觉得,人对生命健康的追求,对精神体验式消费的追求都是永无止境的。特别是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我们要深挖900万温州人的资源,做大影视文化市场。

   记者:温州有11个文创重点园区,但大家常常只是呼朋唤友到这些地方“吃个饭”、“喝个茶”而已,对此您怎么看?

  胡剑谨:你说的应该是东瓯智库吧(呵呵)?东瓯智库里的餐饮比例是有点高,但是东瓯智库只是黎明92文化产业集聚区里的一个项目。黎明92文化产业集聚区里做得比较好的还有心工场,以及非遗广场等。实际上温州的文创园区里工业设计、私人订制、3D打印等方面都是有很好前景的。比如朱小杰、徐志通这些大咖的设计还是挺有亮点的;再比如乐清的“丼树”,23位乐清籍中国美院教授在这里每人一个工作室,每逢周六都有一个小型古玩跳蚤市场,人气很旺;还有红连文创园这里,接下来打算在文昌路附近打造一个创客小镇。其实,文创园区文化味很重要,我们要请专业的人才挖故事,请一流的设计师讲故事,然后我们去“卖好”故事、选引项目、放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