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5:谁在用心造车 谁在浑水摸鱼
20152015年并不是车联网的元年,却是汽车和互联网开始深度结合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不断被普及着无人驾驶汽车的各种知识,被各种车联网技术和应用洗脑,也在密切关注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政策。
站出来为自己摇旗呐喊的公司这么多,搜狐科技对他们进行了简单地盘点和总结,希望能厘清那些真正的前行者和借势营销的玩家们。
汽车再发明的奔驰
从年初CES奔驰F015自动驾驶概念车惊艳亮相,到年末主动宣布接受与苹果等科技公司合作,汽车发明者奔驰算得上是一家主动进取的公司。
F015并没有像传统概念车那样只负责展示外观和部分功能测试,它的很多设想已经摆脱了传统汽车厂商的思维模式,甚至打上了一些特斯拉的烙印:汽车属性成为了附件,主属性变成了科技。奔驰试图探索将汽车变成科技感十足的移动出行空间,而不仅仅是一辆车。
即使不谈概念车,说下量产车,奔驰也已经在新一代的C/E/S车型上接入了比较成熟的智能驾驶功能,能够实现特定路况和条件下的半自动驾驶。要知道,即使在2015年的下半年,还有部分汽车厂商,在拿基础的车内热点+大屏幕应用作为汽车科技的成果进行大肆宣传,简直玩的不是同一个游戏。
前英菲尼迪掌门人,现乐视超级汽车高管吕征宇曾公开表示“为什么传统汽车行业里的人特别难突破自己,因为那几个著名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绝对不会从自己一百年的历史当中走出来”,目前看来,这句话里已经不能包含奔驰了。
“难兄难弟”的宝马和奥迪
把这两兄弟放在一起说其实不太恰当,毕竟宝马无论是品牌高度还是全球销量都领先于奥迪。但在汽车科技领域则反了过来。
宝马一头扎进了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中不再回头,i3和i8两部作品证明了宝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是有功力的,也给了宝马在新能源领域继续投入的信心。
至于被炒作的很厉害的新7系,手势控制还不错,智能后排触控系统听起来高大上,实际对宝马这个段位的制造商来说是小菜一碟,做到是应该的。和百度联合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它向后者提供车型的意义更大一些。
宝马在汽车科技上都是小修小补,重视度还不够啊,不知道是不是全球销量第一的宝座容易让人沉醉。
背靠着大众集团,奥迪还是有很多成熟的科技成果落地的,比如虚拟驾驶舱的设计,从科技感到实用性都很强。再比如e-tron车型在今年很早就被推了出来,只要是在大型场合,奥迪总愿意把它们拉出来展示下。再比如自动驾驶,奥迪的A7自动驾驶测试车在路上也测试了好多次,年初的CES就从斯坦福大学跑了900公里到拉斯维加斯,半自动驾驶能力还是经得起考验的。
虽然还赶不上奔驰的步伐,但奥迪在汽车科技领域的探索确实已经领先于宝马了。对了,还有补充一件事,奔驰宝马和奥迪为代表的德系收购方在今年顺利的拿下了诺基亚Here,可喜可贺,底层地图数据方面跟互联网公司去竞争的底气是有了。
黑马福特
福特堪称去年年底汽车科技领域的大黑马,近期突然宣布将与谷歌组建合资公司研发无人驾驶汽车,并将推出汽车共享服务。福特表示将在2016年1月的CES上公布详细的合作计划。双方的合作无论是对于汽车界还是科技界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事情。
福特一年来都在做智能移动出行计划,涵盖包括汽车共享计划、智能自行车和智能手机应用在内的25个试验项目。
福特在硅谷设立了研发中心,共有100多名工程师和科学家,主攻方向为自动驾驶、智能移动出行、车载连接技术和移动大数据等,这个中心在移动医疗、行人探测和传感器信息整合方面取得了不小进展。
有情怀的通用
通用是一家有情怀的公司,这样说并不是为了影射国内某个手机厂商的无聊。这家公司本身充满着科技感,从它的各种动作就能略见一二:购买风力发电厂的电能,研究V2V的车载通信技术,搞Bolt电动汽车,进军汽车共享市场,搞眼球追踪技术控制车灯,再加上已经很成熟的沃蓝达和安吉星,不得不说通用不但起步就领先很多厂商,后续野心也是不小啊。
在与互联网公司的微妙关系处理上,通用也像奔驰一样非常大度,甚至还公开表示相信谷歌Android Auto和CarPlay都很安全、不会窃取汽车数据,直接打了同行保时捷的脸。
努力却被“嫌弃”的北汽
国内对新能源汽车比较上心的公司,专门成立了北汽新能源。在年底的广州车展上推出了新的EU260车型,号称往返天津和北京不用充电,续航里程超过260公里。同时北汽还宣布了自家的车联网品牌i-link,将提供充电、导航和人机交互相关的多种功能。北汽在新能源和车联网方面都很努力,但目前来看,跑的还不够快,至少还没有领先于竞争对手。
此前轰动一时的北汽与乐视的合作,嗯,除了上海车展遮遮掩掩的展出了一个驾驶舱概念产品之外,双方的合作没有了更多的下文。至于为什么,往下看就知道了。
“良禽择木而栖”的乐视
乐视2015年在汽车领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举动是:与阿斯顿马丁宣布合作,一时间“百年豪华品牌”与中国互联网新贵合作的措辞充斥各种媒体版面。此前与北汽合作后,乐视一直“羞答答”的不愿意承认北汽的代工厂身份,最终品牌背书能力超强的马丁成为了乐视的新欢,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据传也将在2016年CES上亮相。
其实乐视与阿斯顿马丁合作,并不是前者已经蜚声海外,而是马丁缺钱了。虽然豪车光环还在,但几经易手的马丁,跟菲亚特的法拉利、大众的兰博基尼和宾利相比,已经变成一家小厂商了。2015年为了保持收支平衡,马丁还计划裁员接近300人。为土豪乐视代工,的确能拿到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乐视又需要这种超级品牌给自己站台,双方一拍即合也是情理之中。国内用户容易对国际大牌“狂热”的心态,在此时达到了最高峰。
不知道Lionel Martin如果知道马丁现在的遭遇,会怎么想。
喜忧参半的比亚迪
这两年比亚迪全面转型新能源的决心很大,“542”战略也频频被拿出来教育市场。比亚迪的混动系统研发已经初见效果,从已有的车型来看,几款产品的数据和实际表现也都不错。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这些车型很多主打目前火爆的SUV车型,但仍然没有取得比较理想的销量。在电池技术没有获得重大突破的背景下,国产电动车已经陷入了规模和成本的困境。
比亚迪的云服务还在年中被曝出了存在安全漏洞,黑客可以编写程序获取任意车主的信息(姓名、车牌号、车架号、身份证号、第二联系人姓名、手机号等)和控制密码。虽然后期比亚迪升级了系统补上了漏洞,但这一事件还是给很多人泼了冷水,对于日益火热的车联网概念我们不能忽视安全的重要性。(搜狐科技文/崔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T生意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