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足1.5平米 试水健身刷医保卡

22.04.2015  12:05

   浙江在线4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吴振宇    编辑/马丽红)“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普遍意识到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重要性,特别是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体育锻炼更加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温州市政协常委、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夏新天这样说。

  昨日下午,以“发展全名健身事业”为主题的第九次“浙江政协·民生论坛”在杭举行,政协委员、界别群众代表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就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现状堪忧

  “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台州市政协常委、台州学院附属中学副校长郭政在论坛上说,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该校连续三年对初一新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测试统计,优秀率只有0.32%、合格率只有35%、而近视率则76%左右。

  省政协委员金煌也在论坛上指出,各类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学生身体素质一直呈现逐年下降状态,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肥胖检出率也继续增加。中考体育科目也为了利于考生达标而降低了标准,无法起到促进锻炼的目的。

  “光靠体育课的这些时间远远不够一个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体育锻炼时间,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问题中,始终还是‘智力’培养占据了最上风。”金煌认为,学校碍于高考指挥棒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也是无奈于只能狠抓学习这一关。

  针对目前学校的体育课课时安排也较为凌乱和分散的现状,金煌建议,可以考虑固定式的体育教学课,例如每天保证一节体育课时间,达到为青少年锻炼身体的目的。

   浙江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足1.5平方米

  “应该把公共体育场馆设施还给体育,真正用于百姓的健身。”省政协委员、宁波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余明亮说,近二十多年,我省通过举办省运会市运会等,投入了很多资金,建设大型的体育场馆。体育场馆是大众健身的场所,也是体育产业的重要舞台。许多地方抛弃体育场馆建设承办体育赛事、服务群众健身活动的初衷,对外出租开办商场、酒吧、驾校,或者举办大型展销会等。

  余明亮还建议,为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可以将场馆原来的每天对外开放时间为8至10个小时,增加到13至15个小时。

  “体育设施是全民健身最基础的条件。”省体育局局长孙光明在论坛上说,目前浙江人均体育设施仅为1.48平方米。2015年初公布的浙江省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加快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名列其中,将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

  部分政协委员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杭州市各区、县(市)政府辖区内有条件开放的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均实现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开放率要求达到90%。在西湖区辖区内所属中小学校,均能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场地对社会开放,全日制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甚至已达到100%。

   德清试水医保卡余额用于健身消费

  去年9月开始,湖州市德清县率先在全省推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支付体育健身活动费用,作为政府鼓励市民参与健身锻炼的一项重要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经过初步测算,花1块钱健身,可以减少大约8块钱的医疗费用。”德清县体育局局长姚明星在今天的民生论坛中介绍,医疗保险除了用来看病、买药之外,还能用于健身消费,引导广大市民树立健康储蓄、防病在于治病的理念,通过科学体育锻炼,全面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发生,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目前,参加德清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且正常缴费、个人账户历年(医保年度)结余资金在3000元及以上的人员,可以在县内指定的场馆刷卡健身锻炼,并能享受一定优惠。

  全县现有1.47万人可享受这一政策,可参与的体育健身活动项目包括游泳、健身、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和篮球等。

  “要真正树立一个理念:花钱买健康。”孙光明还透露,省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进一步扩大医保卡用于支付健身活动试点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