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与“调”:让百姓打官司变得“顺”与“和”

15.05.2015  11:40
  杭州市上城区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有着这样一些被当事人称为“人民法官”的人民调解员。“只调不判”的模式,将大量民商事纠纷化解在诉讼前,减轻百姓的诉累,缓解了一线审判压力。这个小小的中心,2012年以来已调解化解了民商事纠纷3538件,占全部民商事案件35%,其中1600余件案件全额减免诉讼费。

  诉调对接 你我不再伤和气

  家住上城某商住小区的陈东和刘柏阳(化名)原本是隔壁邻居。前不久,两人因小区停车问题打了一架。冲突中,陈东的小手指肌腱断裂,血流不止。5月初,陈东将刘柏阳告上了法庭,提出了医药费、误工费、后期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共3.05万元的赔偿请求。
  后来,案子到了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调解员刘晓琴将两人请到了法院。一番耐心的交流沟通,一点点地拉近了双方对赔偿金额的心理预期。在法官的共同调解下,刘晓琴将赔偿请求中不合情理的部分逐一剔除,提出了近万元的赔偿金额。原被告双方一致认可、握手言和。
  作为有34万人口的老城区,上城区每天都会发生许多类似的邻里纠纷,其中一些会闹上法院。如果每个案子都“”,不仅耗时耗精力,还会伤了邻里和气。为此,上城法院在2012年4月率先在全省法院系统成立了诉调对接中心,配备3名有丰富审判经验的法官,并与区司法局联合向社会公开遴选了5名有着丰富社会经验的专职人民调解员,确定了以法院主导调解、搭建对接平台、加强调解指导的诉调对接多元纠纷解决工作模式。去年,中心还与辖区各街道人民调解组织以及专业性行业调解委员会建立了视频对接系统,远程指导案件协调,在全区构建了一个司法与法院联动的调解网络。“司法为民、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是我们的宗旨。”诉调对接中心主任方亚新说。

  社会经验+法律专业=战斗力

  诉调对接中心的黄杏琴阿姨,今年已经56岁,2008年来到法院调解室工作,一干就是8年。谈起做人民调解员,她不无欣慰地说,“我很喜欢这个工作,总感觉是积德的好事情,虽然苦点累点,但看到当事人解决了问题微笑着离开时,我有种说不出来的成就感!
  在诉调中心,每名法官带2名专职调解员组成一个诉调小组,法官指导、参与专职人民调解员调解案件,对当事人申请的各类调解协议进行司法审查和确认。调解成功的案件则由诉调法官出具法律文书。社会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加上具有极高法律专业素养的法官,“强强联手”快捷高效地化解矛盾纠纷。同时,中心把调解员调解纠纷的质数量纳入绩效考核,实行上不封顶的多劳多得奖金激励机制,解决了调解员的薪酬待遇问题。
  “信任是法官调解纠纷的关键。当事人之间常常因为缺乏起码的信任,导致沟通不畅,矛盾越积越大,最终成诉。而在我们这里,这些在当事人看来很麻烦、很伤感情的事情变得不再那么难办,因为他们相信调解员是公平公正的,更信任法院会作出客观公正的裁决。加上诉调对接中心对小额诉讼案件给予的诉讼费减免政策,使大量的纠纷在这里得到免费、快捷的处理。”诉调对接中心副主任程煜峰说。

  只调不判 让法院充满人情味

  有人说,诉调法官就像是失去了牙齿的人,只能借力这“三寸不烂舌”。然而事实胜于雄辩,调判分离让诉调法官们更加潜心于调解技巧和调解社会心理学的研判,使大批案件在诉讼前通过调解定纷息诉、案结事了。在立案登记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司法改革举措推进的背景下,这一做法有效减轻了一线审判压力。2014年至今,上城法院调撤率达54%,较好地体现了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上城法院院长施金良院长说,没有牙齿的法官和不穿法袍的人民调解员,让法院充满着人情味。调与判的分离,让调解更加专业化,审判更加精细化,也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