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蹲点浙大儿院:急诊室里 医护人员忙到"飞"
7月12日,酷热难耐,在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不断穿梭的医护人员与疾病奋战。当天13小时的蹲点,于记者而言似乎漫长,于医护人员而言,却仅仅是他们工作日中普通的一天。
12日12∶00
在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口,记者看到很多私家车排队等着进门,从儿康路的入口一直排到滨盛路省疾控中心的大门处。
急诊室内人来人往,小患者意外伤害排在头三位的是烫伤、车祸伤和高处坠落伤。当天,抢救室已收治3个因车祸受伤的孩子。一名来自德清的3岁男孩正在接受检查,他的脑部和腹部都需要做CT。此前,孩子从店门口跑出去,结果被驶过的货车撞伤,右脚被车轮碾压,紧急送到杭州时还血流不止。
12日15时
7岁的小杰等待做腹部CT检查。他住在金华,爷爷早上骑电动车送他去上暑期培训班,快到校门口时被货车撞倒,爷爷在当地医院救治,他由于伤势严重被送到浙大儿院,头部有创伤出血,右上臂被货车轮胎碾压,需要做植皮手术。
16时20分,医生告知,来自德清的3岁男孩可能要被截肢。现场妈妈、奶奶哭成一片,骨科医生说会全力保右脚。爸爸扑通一声跪下来说:“保住孩子的脚啊!求求你了医生!”听到这些,记者内心里一阵心酸。
12日19时
暑期儿科就诊的高峰期,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傍晚。抢救室大厅的8张床位,到19时30分前都是满员状态。晚班值班护士俞小平对记者说:“没想到今天这么多病人,快忙到飞起来了!”
抢救室的高峰结束,夜门诊的高峰接着拉开大幕。
到20时29分,二楼的内科夜间门诊已经排到340号,孩子和家长们几乎将门堵住。急诊外科医生章培良说:“晚间急诊最忙时接诊140到150个患儿,二十几个清创包还不够用。”
12日22时10分
就诊高峰过去,但22时许,位于门诊二楼的床位输液区,叫号还在继续。这时,抢救室来了一个从两米左右高的楼上坠落的小女孩,做了脑部、四肢和颈部CT检查。护士告诉记者,目前检查发现,女孩四肢问题不大,但颈部可能存在问题,待会儿专科医生会来查看。
当天值后半夜班的急诊创伤外科医生胡中南告诉记者,他们平时在急诊做得最多的是清创和缝合,多的时候,一个晚上一个人要为10多个患儿缝合。“我们每天都处在战斗状态。你在那里给病人缝合,看着诊室叫号系统上的数字显示还有很多人排队,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胡中南说。
急诊室里不乏温情。章培良告诉记者,今年5月,一个家长抱着治愈的孩子,特地从丽水带水果赶到杭州来表示感谢。这个孩子伤在脸上,因为伤口缝得好,避免了孩子毁容。“其实,大部分患者都怀着感恩的心而来,能治好他们是让医生很开心的事。”章培良说。
23时59分,一个孩子被家长抱着急匆匆地送到抢救室:孩子烫伤了!原来6岁的孩子在晚上洗澡时,不小心滑倒,一屁股坐到装开水的脸盆里,整个屁股和下体被烫伤。“烫伤后,他奶奶给他涂了酱油。”孩子妈妈告诉医生。胡中南告诉记者,男孩体表13%烫伤,属于二度烫伤。
统计数据显示,7月12日急诊和夜门诊共收治病人1252人。
过了零点,已经平静了1个小时的抢救室又热闹了起来,一下子涌进了3个小患者和八九个家属。一楼急诊科的两个急诊挂号收费窗口开放,后半夜就诊的家长排起了长队。记者从俞小平处了解到,后半夜医院预计还会收治200多号病人。
13日凌晨1时
记者还坚守在医院。看来,这将是一个忙碌的不眠之夜。本报记者将通过浙江新闻客户端继续不间断播发新闻。(记者唐梦霞翁含露见习记者童健黄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