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管理执法更有“人情味”

31.05.2018  19:29

  5月30日,全国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推进会在宁波召开,研讨新时代城市管理新路径,现场观摩宁波“非接触性”执法的经验。
  会议期间,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大连等20多个城市的城市管理执法局的领导和专家,考察了宁波市智慧城管中心、江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老外滩执法分队、江北区人民法院综合行政执法联络室、鄞州区万达周边收费道路泊位执法点。北京、武汉、大连等地的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交流了在城市管理和执法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探索了实际有效的方法。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详细介绍了“非接触性”执法的主要做法和显著成效。
  据介绍,宁波早在10年前就面对“城管执行难”开始探索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新模式,特别定2008年以来,各区(县)涌现出了一批如“社区工作法”“民间路长”“1+x执法岗亭”“城管义工”等“执法+管理+服务+联动模式”。2017年,宁波市明确提出在全市范围内执法“非接触性”执法模式。在运行中,全力推行“721”工作法,以大城管、大协作、大服务、大宣传为抓手。
    一是推进执法行为规范化。 坚持依法行政,从建章立制入手,修订完善了法律适用、自由裁量权实施、证据收集审查、案卷评查、队容风纪、督查考核等制度,切实提高执法办案社会公信力,制定公布行政执法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二是推进执法手段信息化。 坚持科技先导,依托智慧城管平台,充分利用视频监控资源,及时发现违法线索,截取事实证据。截至目前,整合规划部门9816平方公里的地理测绘信息资源;实时共享市场监管部门60余万条企业征信资源;实时共享全大市近400万条车辆信息,共享公安、综治等部门视频5.2万余路,自建固定视频2050路(其中高清探头占97%),移动视频320部,车载定位1775台。
   三是推进执法取证程序化。 注重现场取证和技术手段“双轮驱动”,注重笔录、影像和音像“三管齐下”,注重立案、调查、告知、执行“四步到位”。
   四是推进执法保障联动化。 推行“城管+公安”“城管+交警”“城管+法院”,形成破解执行难题的“绿色通道”。
   五是推进执法方式人性化。 各区县(市)结合实际,积极践行“721”工作法,深化“非接触性”执法工作探索和实践。建立执法可视化、司法联动化、管理社会化的执法保障机制,使用执法仪、摄像机、车载视频、无人机和城市智慧网规范行政执法,取得明显效果,解决了综合行政执法权威性不足问题、减少了基层执法矛盾和冲突、有利于提升城管队伍整体形象和执法效率,使城市管理执法更有“人情味”。
  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沈敏表示将按照省委书记车俊、副省长陈伟俊对宁波“非接触性”执法所作的重要批示,启动面上试点、加强指导服务、加快信息化建设、健全配套工作机制,以推广运用“非接触性”执法为契机,加快推动综合行政执法从高成本运动式执法向常态化、人性化执法方式转变,从注重现场执法向更加注重非现场执法转变,从部门“单打独斗”执法向注重部门联动执法转变,努力实现服务优先与严格执法的有机统一,敢于执法与善于执法的有机统,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副局长王胜军宣讲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管理和执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肯定了宁波等地城市管理和执法的改革成效,对新时代城市管理和执法提出要求,特别强调要转变观念、建立体系、构筑平台、形成标准、管好队伍、创建活动、完善考核,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行“非接触性”执法。(省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局 供稿 作者 魏光华 编辑 朱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