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老汉字为文化自信注入力量

03.12.2017  22:19

  【说语话文】

  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消息近来成为学术界热议的话题。

  殷商时代(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王室使用的甲骨文,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记载了殷商社会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甲骨文以实物形态保存和呈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伟大文化遗产。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正是其价值得到世界公认的体现。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发端。在世界文明史上,历史悠久的几大古老文明,都曾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如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圣书字。黄河流域汉字的出现,是中华文明时代到来的灿烂曙光。数千年来,苏美尔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等古典文字,与它们所代表的伟大文明一样,都被历史的长河无情湮没而先后失传,唯独汉字与伟大的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生生不息,永葆青春,成为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典文字体系,并在信息化时代依然焕发出蓬勃生机。

  汉字记载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传承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也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可以说,走进汉字世界,也就走进了中华文明的宏伟殿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旅美著名学者唐德刚先生曾说:汉字即中华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汉字维系了中华文明的根脉,促进了中华多民族的融合发展,造福了千秋万代的炎黄子孙。汉字文明对世界尤其周边国家也产生过长远的影响,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甲骨文是现行汉字的早期系统和源头,尤为需要我们子子孙孙传承和珍惜。不仅如此,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光大汉字文明的使命,让中华文明为人类所处的这个激烈变化的时代作出独特贡献。

  汉字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灾难深重,中华民族经历了列强侵略的惨痛历史,汉字与中华文明也同样遭受了西方文化侵入的强大冲击。曾几何时,汉字被当作落后的文字,几乎面临灭顶之灾;废除汉字,实行西方拼音文字,曾经成为某些时期的主流声音。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汉语汉字也成为世界上热门的语言文字,孔子学院遍布世界,汉字文明再次大放光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悠久的汉字文明,是建立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不竭源泉。因此,珍惜先人遗产,光大汉字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在举国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将对推进汉字文化研究、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产生积极长远的影响。作为从事古文字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专业工作者,我们要抓好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努力破解古文字研究难题,培养更多优秀后备人才,做到“绝学”不绝,“冷门”不冷,让古老的汉字文明为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注入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增光添彩!


以语言文字助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厅
《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收录112位校友及亲属“联大记忆”
  《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仪式10月31日在云南师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