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码“一带一路”民企机遇 助推“走出去”提速

19.06.2017  10:21

图为2017丝路国际联盟大会分论坛现场。王刚
图为IFF副理事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辜胜阻。王刚

中新网浙江新闻6月19日电(汪恩民 李佳赟)18日,2017丝路国际联盟大会“新丝路、新机遇、新挑战”分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该会议上,众多专家学者、企业领袖集思汇智,解码“一带一路”的民企机遇,探讨民营企业如何融入“一带一路”朋友圈。

  当下,“一带一路”成为国际通用语言和热词,开启了全球互联互通的新篇章。而在这一进程中,越来越多民营企业也“借船出海”,打开这片广阔的“筑梦空间”。

  硅谷天堂资产管理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郭丰表示,民间资本走向海外有其独特优势,比如,它们对市场的敏感性、对风险的敏锐性、对投资回报的期待性,都要超过国有企业。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如铁路、港口、机场等设施。这些项目规模大、高投入、高门槛,进入者多为国有企业。

  “相对于大型国企,民企的资本比较弱小,如果贸然‘走出去’,势必带来风险,且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郭丰坦言。

  他建议,国有企业与民间资本可“抱团”出海,比如民间资本如果发现海外项目,可以向政府有关基金和组织发出邀请,设立项目公司,参与境外项目投资建设,并根据协议进行利益分配。此外,政府需建立一套更加有效的金融安全保障体制,抵御要素波动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各类金融风险。

  除了筑巢聚众、抱团取暖,在IFF学术委员、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看来,民营企业“走出去”要练好“基本功”。

  “光依靠政府政策或便宜的资本出海,是不长久的。”宋敏认为,民营企业要有全球视野,抢抓全球资源,更大胆地利用国际资金,利用海外金融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多元方式进行国际投资。

  而为了让民营企业走出去更有“底气”,保险业亦在其中“保驾护航”。

  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周延礼表示,“在‘一带一路’劳务输出承揽境外工程较为集中的地区,我们都分别设立了一些海外的金融服务机构和保险机构,与当地的保险银行进行合作,来解决一些风险保障问题。

  此外,周延礼表示,为了支持企业开展并购活动,中国保险业还通过保险“代出单”等契约方式“借船出海”,跨境提供保险产品,建立国际保险市场的网络,以提高它们融资能力和风险保障能力。

  诚然,在“一带一路”合作共享的浪潮中,资金大道正不断融通。IFF副理事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辜胜阻表示,下一步,需建立均衡平等的贸易和投资体系、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鼓励商业金融、普惠金融发展,推进金融服务对接,促进全球金融稳定。

  据悉,本次2017丝路国际联盟大会由国际金融论坛(IFF)主办,丝路国际联盟与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由中国新闻网提供独家网络支持,国是论坛提供议题支持。大会以“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为主题,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和周边国家前政要、专家学者、金融机构、企业领袖等,希望通过“共商、共建、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构建丝路国际化、市场化、民间化的战略合作与对话机制。(完) 【徐施宏】来源:中新网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