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观众连夜排队买话剧票恰说明好戏太少

03.11.2017  10:46

  “连夜排队买票”恰说明好戏太少

  真希望某一天《窝头会馆》这种好戏能应观众要求演它几个月,或者市面上能多几部旗鼓相当的好戏可选,或者不拿明星打招牌的戏也能让观众憋着劲儿抢票,那才有点儿意思。

  《窝头会馆》的确值得一看

  最近夜里北京气温趋近零度,北京人艺票务中心门口观众连夜排长队等次日一早话剧《窝头会馆》开售,据说最早的头天下午就开始排了,在我记忆中这种场面之前只有在《茶馆》和《喜剧的忧伤》开售时有过。

  《窝头会馆》是2009年国庆献礼剧目,八年来演得不多,应该不超过三、四轮,除第一轮之外,每轮只演十场左右,这轮仅六场。这戏我是2009年看的,确实是好戏,编剧刘恒是名家,导演林兆华是大导,主演濮存昕、宋丹丹、杨立新、何冰、徐帆……熟悉人艺的观众应该都明白,这里面每一个人在戏剧界(以及影视界)都有强大的号召力和观众缘,这次同台,属于多年难得一见的钻石级阵容。

  而且北京人艺不是完全按照商业化戏剧模式运作的演出单位,所以票价也非常亲民,最高680元,学生票40元就能买到。到截稿时看到消息说这轮所有票均已售罄,并且还是在延迟网上售票前提下,大部分由窗口售出的。排队的人里既有买到票狂喜不已的资深粉丝,也有买到了加价一千转卖的“黄牛票”,还有最终没买到的观众在抱怨,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观众识货吧。

  要知道有不少戏宣传上铺天盖地仍然是送票都坐不满,而《窝头会馆》只在人艺公众号发了售票通知——好戏观众是会惦记的。只是好多人心心念念了三四年的好戏,安排这么少的场次,也是太可惜了。

  开放网络订票难以治本

  要说好戏一票难求,国外也一样。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也有大把热门剧目,有的已经演了一两年仍然是很难买到票,比如《汉米尔顿》和《哈利·波特和被诅咒的孩子》。上演《汉米尔顿》的理查罗杰斯剧院门口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每天半夜两点钟就有人开始排队,等着第二天早上十点票房开门去买当日票。

  有时候早上起来在剧院区逛逛看到哪个地方一堆人排队,那不是买苹果手机的,而是买当天戏票的。除了票房当日票、网络售票,百老汇和西区还有摇号买票的,跟抽奖差不多。其实说到底,售票渠道和方式越多,观众能买到票的机会就越多。

  但至于该不该开放网络售票,对于这种场次极少的热门演出来说,或许并不是关键问题。窗口售票也一样不能杜绝票贩子,同样很多要上班上课的观众包括外地观众,也会因为没开网络售票而失去了抢到票的机会,这机会虽然也需要运气,但总好过完全没有。

  如果再多想一下,这场面带给人的也不该是喜悦,而是五味杂陈。能让人排队十九个小时的戏得有多好?得有多罕见?得有多不寻常?北京每天多少戏在演,而《窝头会馆》这样让观众跳着脚想看的戏,这么多年一共出了几部?

  好戏多了,“一票难求”的几率就少了

  这不如说是首都文艺界的“当头一棒”。去西区和百老汇看看,太多常演不衰的经典话剧和音乐剧,有的戏有明星,比如《天使在美国》。但那些拍电影片酬千万粉丝无数的明星,可以把一整年时间全部用来演舞台剧,连排练带演出,每周七场正常上下班;有的戏没有明星,比如《汉米尔顿》,但是编导演均精良,演了一年仍然一票难求。有的戏“换卡”多次,主演轮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仍然保持着极高的艺术水准。

  为什么?不能说只是因为西区和百老汇高度商业化,因为商业化之外还有戏剧行业的整体水平与专业性——那是保持演出水准的关键。明星的“粉丝经济”有作用,但作用有限。前段时间百老汇演的阿瑟·米勒的《代价》,四名主演都是表演艺术家级别,但是戏不好,观众和评论界一样不买账。商业性和艺术水准的平衡与互促,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课题。如果说《窝头会馆》热卖验证了“好戏就会有市场”,那其他的戏呢?而且,恰恰是不完全依靠市场的人艺在出这样的好戏,更多商业化的剧院不担心自己的饭碗吗?

  真希望某一天《窝头会馆》这种好戏能应观众要求演它几个月,或者市面上能多几部旗鼓相当的好戏可选,或者不拿明星打招牌的戏也能让观众憋着劲儿抢票,那才有点儿意思。到那个时候,好戏看不过来,怎么买票更公平根本不值得讨论,讨论的是哪个戏先看哪个戏后看,那该多好。咱们不是不能出精品,就是频率太低,效率也不高。不知道戏剧界各位同仁看到今天抢票的场面是不是跟我想的一样,观众是令人感动,但是感动之余真没什么可满足的,说到底观众这样,还不是因为好戏少,太少,实在太少嘛?继续努力吧,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