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为非遗保护量体裁衣
“生产性保护不能离开原住地发展,设计要最大限度地隐藏到文化背后,要协助地方搭建完善的商业模式。”设计师盖宏睿2012年便与西藏林芝结下一份情缘。从起初的几次、几十次往返于北京与林芝,到最后全年常驻林芝,盖宏睿和她的设计团队将工作室从繁华都市搬到了辽阔高原。
2012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带领部分全国政协委员赴西藏林芝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贯彻执行情况。林芝市政府借机向文化部非遗司提出急需专家指导当地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的请求。很快,文化部非遗司便针对林芝的特殊情况组建课题组,邀请盖宏睿担任课题主设计师。在林芝市政府的支持下,一次以林芝为“实验田”进行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度设计”便展开了。
非遗传承曾停滞不前鲜见成果
林芝居住有藏、汉、回、怒、门巴、珞巴、独龙、纳西、傈僳等10多个民族和內耍泄壹斗且畔钅4个,自治区级非遗项目37个;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7人,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6人。
“因为是一个实验项目,全国没有可参考的案例。且各国国情不同,在国际上也很难找到参考经验。”林芝市市长旺堆说。
“像国家级非遗项目珞巴族服饰,作为该民族的宝贵遗产,它是研究珞巴族历史轨迹、传统习俗的活化石,但整个米林县完整的男女珞巴服饰不足10套。”回忆4年前的非遗传承状况,旺堆坦言,“长时期停滞不前,鲜见成果。而很多项目分散在偏远地区,缺少展示平台,更缺乏走向市场的能力,传承人不能靠此谋生,导致这些传统工艺的传承青黄不接。”
面对困境,接受任务后,盖宏睿便带领团队深入林芝,对其非遗资源进行为期一年的详尽考察。他们发现,纺织、服饰是林芝非遗项目中的亮点,但是其技艺传承却面临各种问题:材料的品质没有保证,传承人对工艺的认知度不够且没有市场判断能力,而最为关键的是各生产点普遍不能解决原材料供给问题。
“单单依靠传承人手工解决所有原材料的生产,几乎是不可能,也是不可持续的。”于是,盖宏睿将目光投向林芝一所建于1965年、现已停工倒闭的毛纺厂。在她的建议下,当地政府决定恢复毛纺厂的生产,并购置了相关设备,染色、纺纱以及面料生产等工作依次展开。
现代设计邂逅传统工艺
“偏远地区的非遗状况往往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林芝的非遗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广受关注与好评,但当地民众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价值并没有清晰的认识。”盖宏睿认为,如何扩大市场、提高效益,恰恰是现代设计团队的优势所在。他们筛选了6个项目进行前期试点,对其进行产品设计时,注意尊重非遗项目自身的传统和特点。
回忆这4年的藏区工作经历,给盖宏睿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幕是起初的“试色”阶段。“解决了原材料,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在植物性染色技术上的探索。由于高原水温只能到90摄氏度,所有染色数据要重新建立,而植物染料极易受到海拔和温度影响而引起色差。当时,我还是有些担忧,也不太确定项目能否做成。”盖宏睿回忆。
盖宏睿做了一个试验。“我给他们20个颜色的小样,如果能做出10个,这事就能干。”随后,当地的传承人便开始着手“调色”试验,结果成功调出一半多的颜色。“经历了3年的植物性染色高原环境批量生产,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稳定的植物性染色系统。”盖宏睿说。
在氆氇纺织中,设计团队交给村民6种设计好颜色的毛纱,请她们自己配色,结果发现纺织出的面料图样各不相同。“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蕴和特有的情感隐现其中,呈现出超越专业设计的独特光彩。”盖宏睿感叹,少数民族妇女在纺织的过程中,融入了自我意识,创造出无与伦比的艺术形态。一手伸向传统文化的内核,一手伸向现代社会的前沿,林芝传统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由此获得了动力。
“我们现在看到的传统工艺产品,其设计思想和发展理念都保留了民族性。他们对色彩、图案、样式等积淀了数百年的民族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进行了充分保护和利用。”旺堆说。
发展中的“林芝模式”
非遗保护发展在西藏林芝模式的探索中,政府官员、学者、设计师、传承人以及相关工作人员配合默契,成效显著。目前,该项目的创意设计产品已有500多款。2014年10月,林芝的非遗创意设计产品亮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今年又先后参加首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第二届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展和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展览,均获得好评。
盖宏睿介绍,林芝非遗创意设计产品以日本和欧美市场为主,并提供网上销售。另外,他们还将在国内外设立客户体验店,让顾客直观感受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工艺品质。
获得成效的背后,当地政府功不可没:对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保护传统文化、带动就业、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从项目启动到逐步发展,一直给予大力支持。
从2012年至今,林芝市财政已投入3000多万元支持此项目的发展及各项目点农牧民培训。“专业人才往往有个特点,就是非常笃定、坚持。在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对专业人士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尊重和支持。” 旺堆告诉记者,设计团队没有进入之前,林芝早有发展文化产业的想法,但欠缺方法和清晰的发展理念。“政府要相信专家,敢于放手,退到专业团队的背后,做一个强大的人力、物力后盾,然后携手用先进的理念和设计去铺设非遗传承与发展之路。”旺堆说。
设计团队在真巴村建立了“林芝藏族服饰纺织工艺传习示范基地”。该村保留有制作工布藏族服饰自用的生活习俗,全村47名妇女接受训练后熟练掌握了30多种手工缝制技法,具备了支持创意设计加工制作的能力。“我们不断接到订单。随着手艺越来越熟练,村民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周围村的村民也想参与进来。我的近期愿望是能拥有一辆大面包车,接送大家上下班。”真巴村村支书巴鲁告诉记者。
“村民不离开原住地,当地的文化便能得到永续合理的保存。”盖宏睿说。两年时间,在家门口,在不改变基本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当地老百姓不但收入提高了,生活也有了新气象。
文化部非遗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林芝的非遗保护经过3年多的艰难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其成果总结为:保护了一批非遗项目,带动了一批农牧民就业,救活了一个老企业,探索了一条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林芝的基础上,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拓展范围,在西藏山南地区、日喀则以及其他区域开展传统工艺传承与发展项目。”盖宏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