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胜景,圆明园都照搬了

10.07.2017  21:01

  如无特别说明,所谓圆明园应包括圆明园本园、绮春园和长春园三个清代的皇家园林,亦可称之为圆明三园。

  在《圆明园三百年祭》中,王开玺对圆明园的发展史作了深入浅出的叙述。

  最初,圆明园只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即后来的雍正帝——的一个普通“赐园”,雍正即位后,依照紫禁城的格局,开始了大规模增设扩建。

  乾隆年间,清王朝国力鼎盛,库储充盈。乾隆帝又倾全国之力,大规模扩建圆明园,最主要的是在圆明园的东面和南面又先后兴建了两座附园,即长春园和绮春园。圆明园最为完整的盛世,应该是在乾隆时期。

  “万园之园”,那段最好的时光

  三座园林虽都是同时期的皇家风景式园林,但由于建造的年代、目的以及成因的不同,建筑风格也有所不同。

  就建筑的年代而言,圆明园本园最早,兴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九年);其次是长春园,兴建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再后是绮春园,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清廷将大学士傅恒的春和园更名“绮春”并归入圆明园。

  1725年(雍正三年),圆明园南面“建设轩墀,分列朝署”,雍正帝在此“御以听政”以后,圆明园不但为清帝的园居游憩之地,而且成为清帝的重要听政、理政之所,由原来的藩邸私园变为清帝的离宫御苑,清廷的政务中心。

  因此,圆明园本园不但面积最大,而且整体上布局合理而恢宏,不但被外国人称誉为“万园之园”。就是曾经多次巡游江南,见过诸多风景园林的乾隆皇帝,也极力称赞圆明园为“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乾隆帝明确告诫后世子孙,因清廷已经建有了圆明园,没有必要再“舍此而重费民力,以创建苑囿”,兴建其它豪华的园林了。

  长春园是乾隆帝为自己准备的退位后的娱老颐养之所。因此,长春园内没有圆明园内的“勤政亲贤殿”之类,专门处理政务的政务区和殿堂,而主要是一些闲居宴游之所,如寝宫、书房、佛堂、戏台等等。长春园整体布置疏朗开阔,疏密得当,以大型的水景为主体,水面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湖泊岛屿,自然得宜。

  而绮春园则是由多个小的赐园合并而成,不但各处相对独立,形状不太规则,而且总体布局也较为散乱无序,表现出不同园林集锦的色彩,只有东南部的宫廷生活区呈现出明显的南北方向的中轴线建筑特点。

  有江南风光,也有异域亭台

  圆明三园园景的造景取材极为广泛。

  有的模拟江南风景。如“上下天光”,是依据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绘的“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洞庭湖景色而构思造景;“西峰秀色”,是模拟于庐山风景。至于“平湖秋月”、“柳浪闻茑”、“曲院风荷”、“三潭印月”、“南屏晚钟”、“雷峰夕照”、“苏堤春晓”、“双峰插云”等景点,不但是造景,就连名称也都是一并移自杭州的西湖。

  有的再现诗情画意,如“杏花春馆”,取自于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诗;“武陵春色”,则取自于陶渊明的《桃花园记》所描绘的意境。“夹镜鸣琴”,是取意于唐代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之句。

  有的直接移置江南名园,如“坐石临流”,是依仿绍兴会稽山阴的兰亭;长春园内的“如园”,系仿自南京的“瞻园”;“小有天园”,系仿杭州南屏汪氏的“小有天园”;“狮子林”,取自苏州狮子林等。

  有的取材于道教的神话传说,如“福海”中之“蓬岛瑶台”,“方壶胜境”等等。

  有的是庙宇,如正觉寺、法慧寺、宝相寺、关帝庙、龙王庙等。

  有的属于西洋巴洛克式建筑。在长春园的北墙一带,建有一组西洋式的石材建筑。现存遗迹最多的,即是谐奇趣、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等。王开玺认为,在圆明三园中出现这种西洋式的建筑,在当时,主要的是为了满足于清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政治需要;“天子富有四海”,凡人间所有,帝王亦当享有的物质生活需要;以及出于对域外异国情调猎奇心理的需要。“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即是这种思想的真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