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的爱:记袁菊英与脑瘫儿23年的故事
7月26日上午7点多,平桥镇前庞村村民袁菊英和儿子一起,来到镇敬老院。当她从车上取下一箱牛奶、饼干时,一个房间里传来了喜悦的“嗯娘嗯娘”声。 这个叫袁菊英“嗯娘”的,就是当天她来看望的孩子袁韶军。20多年前,穷苦的她给了这个苦命的脑瘫儿一个温暖的家。3年前,她丈夫梅吉干动了大手术常年需要照顾,她仍硬撑着不把脑瘫儿送出去。及至去年年底,她的健康状况大不如前,心力交瘁的她才在村里的帮助下忍痛将这个孩子送到了镇敬老院。 今年70岁的袁菊英说:“韶军虽然不是我亲生的,但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们一家都当他是自己人。我生了4个孩子,但对他们4个加起来的付出都不如他多。” 贫寒之家添了新成员 1990年农历9月15日凌晨,“姐,我在车站边捡到一个小娃娃!”凌晨1点左右,袁菊英门外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被吵醒后,她以为是自己成天在外游荡的弟弟在捣乱,当下没好气地说:“你捡了就自己带回去。” 第二天一早,袁菊英才开门,就看到弟弟抱着一个襁褓站在门前,弟弟的胸前湿漉漉一片,而襁褓也已濡湿。当时气温已经较低,她担心孩子被冻坏,一把接了过来。 “白白胖胖的,很讨人喜欢,就是眼珠子转得特别快。”这是袁菊英对男婴的第一印象。她打开襁褓,里面有半包奶粉和一个粉瓶,没有婴儿的相关信息。 “谁会丢了男孩不要呢?”袁菊英担心她智力发育不全的弟弟不是捡的小娃娃。她一边逼问弟弟,寻找男婴的真实来路;另一边,她托人到周边乡村四处打听有无遗失婴儿的家庭。 当时,袁菊英有3子1女,除了老大在当兵,其余的都在读书,经济十分困难。生活所迫,袁菊英根本无力照顾新的成员。 时间一天天过去,各村反馈的消息都是无人丢失婴儿。袁菊英急了,她抱着男婴找到相关单位,对方几乎都是相同的语气:“捡了就要带好,不然要追究责任。” 一说到责任,袁菊英不再言语。作为村里的妇女骨干,又是刚入党不久的新党员,袁菊英认为自己必须带个头。她抱回了男婴,开始了老梅家与这个孩子的不了情。 最难最苦也要治病儿 那时,老梅在村口摆了个修车摊,平时忙于为村民修修补补,收入微薄。家里的重担就基本上压在了袁菊英的身上。 收养男婴的第二年,由于需要有个人照看,家里的日子越发不好过。这一年,在读高二的二儿子梅明舜辍学回家帮助家里干农活,三女儿梅嫦娥辍学在家带男婴、做家务,只留下最小的儿子梅韶阳读书。 按农村的习俗,婴儿周岁后要起名。怎么起?老梅和袁菊英着实费了不少心思。袁菊英的弟弟是独身,男婴是他捡的,就姓袁。当地农村叫名字一般不带姓,为了让男婴更像一家人,老梅给他取了和小儿子同辈分的名字“韶军”。 韶军在长大,但到了4岁仍不会走路,老梅一家着急了。邻居安慰袁菊英说:“可能是智力发育慢一些,会长大的。” 到了5岁时,袁菊英再也沉不住气了,她带着韶军到了县医院。初步检查结果,给了袁菊英当头一棒,她怎么也无法接受韶军是个脑瘫儿的现实。 回家后,袁菊英跟老梅要来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800元现金,带着韶军到杭州检查。医生问她是顺产还是难产,问小孩的生理史,袁菊英都答不上来。当医生最后得知这个连普通话都不会说的农村妇女带了全部家底大老远赶到省城,就是为了医治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时,医生被打动了。 隔了一年后,韶军的病情仍无好转,这时家里又有了一点积蓄,袁菊英又动起了去杭州看医生的念头。一趟杭州,花完所有积蓄,袁菊英这才悻悻然回了家。 回来后,袁菊英仍不死心,哪里有健身的补品,哪里有壮骨的中药,两人都要千方百计买回来给韶军吃。 和善之家育出大爱之花 袁菊英第一次从医院回来,韶军是个脑瘫儿的消息就传遍了村里。有村民劝袁菊英,“迟早是个累赘,还是扔了吧。” “扔了叫谁要?再说这是一条性命,怎么能扔得了啊!”袁菊英回答得很干脆。 一次,袁菊英下田干活,赤脚被冷水一激,一条腿麻木了,行动非常困难。为了省钱,她怎么也不上医院。直到在部队的儿子回家一起劝导,她才住进了医院。而当韶军吃药需要开销,家里手头最难,袁菊英也总能变出钱来。 平时袁菊英外出干活,韶军就跟着三姐,吃喝拉撒全靠着三姐,直至三姐出嫁。 “他的病又治不好,我妈为他把辛辛苦苦攒的钱都用完了,要知道家里有七八口人等吃饭呀!”梅韶阳说。吃饭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这个家庭新成员拖垮了母亲的身体。“开始我们兄妹一个心里还有气,每次看到我妈心甘情愿去做,全家人也就都没话好说了。”当年郁积在梅韶阳兄弟心里的怨言,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场笑谈。 随着年龄的长大,韶军的脚有些变形,平时极少走路的他也因此变得不肯落地了。一家人又急又愁:“他如果这样一直不会走路,那长大了该怎么办呀?” 梅韶阳担心韶军腿部萎缩,一有空就“逼”他走路;同时还做了个木制双杠,锻炼他的手部肌肉。2001年,梅韶阳来到上海做生意,他让母亲特意带上韶军去就医,顺便去逛了大城市。 至今,袁菊英夫妇还住在2间矮平房里。袁菊英说:“我凭着自己的良心,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离开前庞村时,笔者在村口遇到了85岁的袁声水老人。聊起老梅家的事,老人感慨地说:“这20多年来,我们都看在眼里,这一家人真不容易!”(天台县平桥镇妇联) 栏目:女性风采 编辑:金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