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财政补助资金与乡镇生态考核挂钩 泰顺亿元红包奖励绿色发展
“要保护生态发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少不了。”7月6日,在海拔500多米的泰顺山区,罗阳镇镇长杜王照信心满满地向记者列出了今年镇里的绿色发展建设计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山区道路提升项目18个,投资540万元;环保生态公厕和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70万元……
山区小镇产业少、资金缺,这么多基建项目能做得下来吗?往年捉襟见肘的罗阳镇,今年县里给的财政“红包”很给力。“补助资金刚刚到位,一共有3200多万元,比去年多了3倍!”杜王照笑着说,这么多钱可不是天天跑县政府要来的,而是罗阳镇和其他9个乡镇生态考核PK得来的。
2015年,泰顺县在全省率先启动要素生态化配置综合改革,将乡镇获得的财政补助资金直接和当地的生态考核挂钩。按照生态化考核结果的不同,实行资金、项目、土地、人才和政策等资源要素的差异化分配。今年是该项改革“真金白银”兑现的第一年。泰顺县财政统筹安排的1亿元奖励资金,其中1000万元已在6月份陆续下发给所辖的10个乡镇,剩下的9000万元也将通过项目的方式在7月底前陆续下达。
这块总额1亿元的大蛋糕,各乡镇能切多大,关键看生态考核名次。在生态经济体系、生态安全体系、生态家园体系、生态管理体系等4大类28项生态量化考核指标中,罗阳镇在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等6项考核指标中均拿到最高分,合计总分89.93分,位列全县第一。在参考人口总量和地域面积这两项系数后,罗阳镇获得了总计3253万元的财政补助,比生态考核最后一名的乡镇足足多了3000万元。此外,罗阳镇在项目安排、土地指标、人才支撑等方面,也获得了优先考虑。
“要素生态化配置改革,让保护生态不再只是喊口号,而是切实关系到了真金白银。”泰顺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家级生态县,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新鲜空气是泰顺最大的财富。要素生态化配置改革,把除空气外的28项生态要素指标全部进行量化细化,用制度化创新,确立了生态在泰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先地位。
“以前三天两头跑县里要项目,现在一心一意到村里把工作做实。”泰顺的乡镇干部对改革后的变化感触颇深。改革摒弃了以往“天女散花”式、“摊大饼”式的要素分配方式,重新把主动权交回给了乡镇部门。乡镇对生态和转型发展的贡献越大,竞争到的资源要素就越多。通过生态量化考核这根指挥棒,使泰顺有限的要素资源更好地满足当地绿色发展需求,进而实现全县转型发展的目的。
下一步,泰顺县将进一步健全生态化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在考核中着力排除因区域面积、人口规模、资源分布等客观因素影响。同时,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要素生态化配置综合改革成效评价和总体环境质量改善评价,着力形成第三方评估的长效化机制,确保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