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开学季家长谨防培训陷阱

02.09.2016  15:41
 

马上就要迎来秋季开学,课外培训机构也开始活跃起来,培训机构抓住了家长那颗望子成龙的心,利用各种噱头吸引家长报名夜学辅导班、周末辅导班、预科班、艺术培训班等,但往往报名之后涌现诸多问题。衢江区消保委就曾受理过这样一起投诉,学生家长王女士在开学当天被某培训机构打出的“特级教师,小班化辅导”所吸引,王女士害怕孩子错失成绩提高的机会,当即现场付费报名。在约定的培训时间,王女士送孩子去辅导,却发现培训机构却设在一个偏僻的小区内,所称的“特级教师”不过是培训机构自己颁发的。为此,王女士十分气恼要求退款。

每年的开学季也成为培训类投诉的高发期,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师资力量以次充好。正规的培训机构需要持有当地教育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然而很多机构尚未达到要求就私自办学。并且招生时都打着一级教师、特级教师等名头大力招生,实际上为减轻成本,招聘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兼职,对于辅导作业,他们尚可处理,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经验尚且不足;二是巧立名目乱收费。培训机构收费项目繁多,诸如报名费,课时费,材料费等等。而在未取得合法资质经营时,培训机构是难以给消费者开具发票,所以往往以手工收据来替代,这造成培训收费并不透明;三是报班容易退班难。一些有过退费经历的学员表示,看似简单的退费过程在实际办理过程中却显得十分曲折,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要坚持几个回合才能成功退费,但许多人有工作,经不起太多的时间消耗,于是就在这个过程中放弃了,培训机构就乐得开心。

为此,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家长,首先要明确自身需求,找准定位,教育投资是可持续的、长远的,其效果也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不要过分期待孩子的快速成长;其次,在选择时要注意查看机构的办学资质、信用评价及口碑。教育不是简单地找个老师补补课,而是需要和老师、学校,包括家庭本身一起共同努力。对于一些教育咨询机构提出的签约班或是保过班,家长需要更加谨慎。毕竟教育不同于生产,不是单方面能决定的,一定要科学选择,否则不但耽误孩子的时间,更耽误孩子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