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区:竹林新技术催生“万元山”

22.12.2014  18:46

   竹笋覆盖实现“百亩百万”目标

  12月10日早上6点,周家乡丰上清村的舒小洪从家里赶往市长途汽车站,把全村头天挖出的1200多斤雷笋托运到宁波客户手里。舒小洪告诉记者,今年11月份开始覆盖,他家5亩雷竹一个星期后就出笋了,现每天出笋80来斤,1000多元收入。

  “没有覆盖之前,一亩雷竹年收成不到500元,而现在则是原来的四五十倍。”丰上清村村民舒林才说,这要归功于区林业局从2011年开始推广的竹笋覆盖“春笋冬出”技术,目标是要每年在全区新覆盖竹笋面积100亩,实现收益100万元。他于前年在专家指导下用砻糠覆盖了380平米雷竹,让原本三四月份长出的竹笋提前了四个月,售价也翻了好几倍。说起收入,舒林才翻开这两年卖笋记录:2012年竹笋收入12300元,折算成亩产21579元。2013年,舒林才又覆盖400平米雷竹,收入22984元,折合亩产38326元,创下全市竹林单产新记录。今年丰上清村雷竹覆盖面积增加到160亩,仅竹笋一项,全村每年可增收160余万元。区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何仁华介绍,竹笋覆盖示范基地年亩产值都达到万元以上,平均1.5万元,而成本约8000元,效益可观,今年全区竹笋覆盖面积达到300亩。

   竹菌复合经营模式每亩毛竹收入近8万元

   全旺镇红岩村的余正中是推广竹笋覆盖“春笋冬出”技术的第一人,去年底,他又在林业专家指导下,再次引进新技术,搞起“混搭风”―――利用毛竹覆盖基地的林下空地复合栽培食用菌。自今年1月17日起,基地种植的近万袋金针菇、平菇进入采收期,出菇率高达100%。前后共采收4批次,收入达6万余元。同时,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加快了春笋的生长,出笋期将比以往提前近一个月,亩竹笋收入1.5万元。

   “冬笋夏出”新技术成为吸睛亮点

  今年9月初,杜泽镇白鹤山村马文进的竹林基地“穿着短袖挖冬笋”新鲜事让很多竹农心头一震―――2亩竹林挖出10斤冬笋,卖了800元,每亩增收400元。原来,马文进在林业专家指导下,引进“冬笋夏出”技术,将每年7―8月间的林地垦复推迟到9-10月,实现在垦地的同时收获早产的冬笋。(衢江区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