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治、管、护“三驾齐驱” 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26.12.2018  19:45

衢州:治、管、护“三驾齐驱

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本站12月27日讯】近年来,衢州市以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为抓手,治水、管水、护水“三驾齐驱”,实现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效,连续四年荣获“五水共治”考核优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五水共治”工作先进市“大禹鼎”银鼎,成就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衢州样板。

全流域治水,打造河道治理新模式

近年来,衢州市柯城区石梁溪、庙源溪俨然成为我省各地全流域治水的“取经地”。2012年,衢州市柯城区率先提出全流域综合治理理念,2014年石梁溪、庙源溪开始全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在巩固提升河道防洪排涝、水资源利用等传统功能同时,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实行上下游、左右岸、陆水域同治,更加强调综合效益,注重发挥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水旅游等功能,着力做好水利+旅游、水利+产业、水利+惠民等文章,实现了防洪、治水、造景、美村、富民的互促共赢。

三年来,全市共实施全流域生态化示范河道治理项目12个,完成12条县级美丽溪流建设,打造122条乡级美丽溪流、1303个村级景观塘,形成了信安湖、乌溪江、马金溪、庙源溪、石梁溪等一批“美丽经济带”,生态美丽河道已经从“盆景”向“风景”转变,全市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和直接营业收入连续四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全省治水促转型工作现场会、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先后在衢州召开,中央电视台专门录制了《水润衢州》专题片宣传推介,全流域治水模式迅速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全过程管水,探索节水优先新实践

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衢州市突出“节水减排、节水降耗、节水增效”导向,严格计划用水、定额管理和水平衡测试,不断强化取水、用水、排水管控,坚持正面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引导开展节水型载体创建,对亩均产出低、消耗大、污染重的企业实施差别水价制度,促进了用水效率的大幅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三年来,该市实现规划水资源论证稳步推进,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不断发力,自备水、管网水计划用水覆盖率提高至100%和92.5%,对超计划取用水的单位累计加价征收水资源费26.4万元。衢州市节水型城市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对92家企业开展了水平衡测试,累计建成“浙江省节水型企业”58家、“浙江省节水型小区”16个、“浙江省节水型灌区”15个,“衢州市节水型单位”56个、县级节水型单位178个。

全社会护水,形成河湖管理新合力

衢州市建立了市县乡村全覆盖的河长制、河段警长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牵头负责重点河道,牵头挂联重点项目,牵头开展督查暗访,带动全市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抓治水。实行“河长履职承诺、述职评议、媒体问询、考核问责”四大机制,即河长上任即签订《河长履职承诺书》,流域河长开展每月日常述职、突出问题专项述职和年度集中述职,在媒体开辟《今日点名》《直击污点》和《治水红黑榜》等栏目接受全社会监督,对三种情形实行考核“一票否决”、对七种情形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确保河长“管、治、保”责任履行到位。目前,全市共有各级河长1794名,其中市级河长16名,县级河长170名,乡镇级河长324名,村级河长1284名,名单均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向社会公告;有小微水体“河小二”2029名、民间河长队伍352支、跨境河长306名,实现了“河长”的“多样化”、“全覆盖”,形成了护水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