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三个一”推进危化品防控体系建设出成效

13.01.2017  02:01

  1月4日,全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综合监管现场会在衢州市召开。衢州市是全省重要化工基地,危化品年运输量约900万吨,位居全省前三,化工行业产值约占该市工业产值的19%,是该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多年来,该市以危化品物流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为框架,主要采取“三个一”做法稳步推进危化品防控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建立一个园区,推动危化品车辆集聚治乱。


  一是摸清家底,打造辐射全国物流园区。该市共有危化品运输企业77家,运输车辆1500多辆,危化品销售半径大、运输范围广,几乎辐射全国各地,主要产品“三酸一碱”运输量约占60%,外地牌照危化品运输车辆约占50%。巨化集团公司是该市最大的危化品运输车辆集聚点,由于建厂时间较长,相关配套物流、车辆服务设施滞后,周边区域非法停车洗车场因需而生,导致危化品车辆违规停放、违规修理、违规清洗、违规排放乱象突出,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为全面做好危化品管控,该市自2012年起,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模式为指导,着力建设服务周边、辐射全国的衢州工业新城物流园区,该园区规划占地面积2300亩,总投资35亿元。
  二是优化服务,引导车辆入园集中管理。为全力抓好危化品行业管控,积极引导危化品运输车辆入驻衢州工业新城物流园区,重点建成了园区两大核心功能区,一是建成配载交易中心,巨化集团公司自主研发以危化品物流为核心的“56168”配载交易平台,利用该平台对产品销售进行统一集中配载。目前,日平均进入园区配载装卸危化品运输车辆达400余辆。截止2016年11月30日,配载量已达355万吨,同比增加124.23万吨,配载笔数8.66万笔,同比增加1.8万笔,平台网站累计访问量15万次。二是建成车辆服务中心。该中心可同时停放500辆危化品车辆,并配套危化品车辆清洗站、危化品车辆维修基地、浙江省特检院衢州罐车检测基地、加油站等设备设施,通过降低服务车辆停车管理和清洗费用、缩短业务办理时间等方式,让企业切实得到实惠,吸引更多危化品运输企业车辆入驻园区集中管理。
  三是强化整治,改善园区周边交通秩序。一是通过公安、交通、综合执法等部门联动,合理组织规划了园区周边交通微循环,集中整治了园区周边非法危化品车辆停车场,完善了进出园区既有道路的交通秩序。二是通过划定高速公路、国道等进出衢州主干道,设定了危化品运输车辆禁行区域和绕行、分流线路,同时配套完善各类标示标牌、电子卡口,以专用通道的形式,对进出园区、进出衢州的车辆进行交通组织管控。三是对本地危化品运输企业的专用停车场进行专项清理,重点排查长期“有场无车”的企业隐患,引导此类企业车辆进入车辆服务中心集中停放、集约管理。通过车辆秩序集中整治,共关闭、取缔非法停车场9个,查处危化品车辆违规停放360起,违规通行10起。


  二、建设一个系统,创新危化品监管服务方式。


  一是变静态为动态,实现监管信息互通互联。据统计,2016年衢州市危化品运输车辆较2015年增加200多辆。面对数量多、流动范围广等监管难点,仅仅依靠人力或传统管理手段,难以从根本上管理到位,必须创新安全监管服务手段。该市借鉴苏州、宁波等地危化品物流信息化管理先进经验,开发建设衢州市危化品道路运输综合监管信息共享系统,将浙江省道路危险货运行业综合监管平台、安监、公安、质监、危化品充装企业、运输企业等部门和单位数据与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同时设置到期提醒服务功能和应急处置功能,利用一个平台实现危化品物流全过程协同监管。该信息系统于2016年7月正式上线启用,试点区域为巨化集团公司和高新园区。目前,已完成对所有注册用户使用培训教育,注册用户涵盖试点区域内所有充装企业,市本级所有运输企业,以及交通运输、公安、安监、质监4家行业管理部门,基本实现危化品生产、充装、运输全过程信息共享与协同。
  二是变平面为立体,实现地理管控全面整合。依托衢州市危化品道路运输综合监管信息共享系统,危化品企业车辆、从业人员资质等数据存在超期等异常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推送给相关企业进行整改;充装企业可以利用信息系统检查运输车辆和人员是否具有资质、罐体是否合格,并在充装后及时将实际充装品名、数量推送给运输企业、安监、公安、交通运输部门,为后续管理和应急处置提供数据;入网车辆运输途中可实时在地图上显示运行状态、货物信息、驾驶员押运员信息等,为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日常监管及第一时间处理异常突发状况提供依据。
  三是变单一为多元,实现线上线下协同管理。建立线上协同巡查制度。由各部门指派两名联络员,一名负责系统日常维护、一名负责系统异常信息处理,将系统巡查中发现问题推送给有关企业和部门,由企业自行对异常信息整改,由相关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督查;建立线下联合执法制度。由公安、交通运输、安监、质监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深入路面、运输企业、充装企业执法,强化危化品充装及路面源头管控。据统计,各部门通过线上协同巡查和线下联合检查,共比对68159辆车辆信息,下发352份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查处404起违法违规案件。同时,开展巨化片区危化品车辆秩序集中整治,取缔非法停车场9个,查处危化品车辆违规停放360起,违规通行10起。


  三、出台一套制度,形成危化品监管工作合力。


  为进一步加强危化品物流安全管控,规范运输秩序,2016年11月,该市出台《衢州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同时配套制定危化品物流安全防控联席会议制度、协同联合执法常态化机制等,共同把好车辆资质关、人员管理关、企业监管关和源头充装关,形成打击非法充装、非法运输工作合力。
  一是把好人车基础关。在车辆准入阶段,公安部门严格按照车辆注册登记管理,质监部门严格落实罐体检验,交通部门严格按照车辆公告内容配发道路运输证,杜绝问题车辆进入市场。同时严格限制有“小车大罐”车辆企业运力发展,督促企业先淘汰后新增,目前已淘汰“小车大罐”车辆64辆,基本保持此类车辆“安全可控、逐步消化”管控局面;对于在用液体罐式车辆,督促企业严格按照车辆公告更改承运介质,加快淘汰无法更改介质的老旧车辆,确保企业车辆本质安全。同时,严格要求危化品企业做好新聘用从业人员录用考核和岗前培训教育,避免不合格员工上岗作业;依托衢州工业新城物流园区车辆服务中心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功能,重点对不同类别危化品应急救援进行有针对性教学和不同环境驾驶适应性教育,定期开展应急救援实战演练,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和自律责任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二是把好企业监管关。严格危化品运输企业资质审核,对已许可企业,重新复核安全生产和经营条件,对达不到条件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予以撤销或注销许可;对于已许可的企业,鼓励整合重组,做大做强。2016年已整合危险品运输企业3家,注销危险品运输企业2家;根据危化品运输企业信用考核和承运产品危险性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实行监管结果应用闭环制约。对于信用考核评分低和承运产品危险性高的企业,增加检查频率,并将检查考核结果与企业运力发展、业务办理等挂钩。
  三是把好源头充装关。督促充装企业在危化品充装时登陆系统信息检查,严格落实“四必查一登记”制度,严格按照车辆核定载质量充装,杜绝“任性”充装;对于不符合要求车辆和人员,不得进行充灌作业,挤压人为违规操作空间,倒逼充装企业按充装量充装,运输企业按核定载质量承运;通过路面卡点严格联合稽查,保持打击违法运输行为高压态势,促使企业树立“不想超、不能超、不敢超”守法意识;通过从源头规范充装,倒逼“小车大罐”等老旧车辆退出运输市场。目前,衢州市危化品道路运输综合监管信息共享系统试点区域发货的罐车已基本杜绝超载现象,初步实现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源头监管。(衢州市交通运输局报送)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发展迅速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截止到9月底,12个重点物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