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蛇蟠乡妇联“三抓三保”促治水 倾情打造美丽蛇蟠岛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农村治污,妇女先行”。三门县蛇蟠乡是全市3个海岛乡镇之一,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岛上主要就是二大产业——养殖业和旅游业,既是全县最大的青蟹养殖区(养殖面积有2.5万亩),也是全县唯一的4A级旅游风景区,这二大产业对环境保护要求都非常高。蛇蟠乡妇联紧紧围绕这二大支柱产业,积极配合乡里的中心工作,发动全乡妇女投身到“五水共治”工作中去,加强农(渔)业面源管理,从保证养殖区源头水质上下功夫,辐射带动景区卫生保洁,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治水之路。今年来,发动妇女干部参与五水共治100多人次,集中清理多年存积垃圾205吨,统一行动与分组包干结合清理河道65公里,疏浚23公里。目前,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美丽蛇蟠岛已初步显现,正张开有力的臂膀迎接四方游客。其主要做法是: 一、抓联动,保共管。 乡妇联结合妇联工作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主题,在全民动员上作部署,齐行动,强化“五水共治、人人有责”的思想意识。一是宣传发动。以寻找美丽庭院活动为契机,向全乡广大妇女和家庭发出活动倡议。同时通过显示屏、宣传画、微信、微博等各种宣传载体营造全民治水氛围。目前,全乡发送短信3000多条,与养殖户家庭签订《门前治水责任状》500多份,进一步激发了全乡广大妇女的参与热情。二是集中行动。广泛发动全乡妇女干部开展景区“洗脸”、“歼灭垃圾河”等4次专项行动。以“清洁河道、美丽家园”活动为契机,广泛组织发动家庭参与河道清理,集中清理多年存积垃圾205吨,统一行动与分组包干结合清理河道65公里,疏浚23公里。三是上下联动。依托乡、村巾帼志愿者队伍,在自家门口、村口、路边、河道、房前屋后拾捡白色垃圾、清理存量垃圾、清淤河沟池塘,以实际行动正面引导、感染广大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垃圾定点定时倾倒,房前屋后随时打扫,以身示范带动妇女姐妹成为水环境治理的主力军。 二、抓建制,保长效。 在源头管理上建章立制,推进面源管理常态化、奖优罚劣指标化、治污管理长效化。一是三级水质治理制。动员妇女干部进塘入户,向养殖户家庭推广测水养殖和生物修复技术,减少高残留农药使用。建立养殖水质监测实验室,定期不定期对各养殖户的排放水质进行数据采集,治理排放前水质;推广排水港红树林种植和生物养殖技术,治理排放中水质;在入海河口扩大湿地面积,治理排放后水质,从而保证水质达标排放。二是奖惩并举制。开展“洁美河道、洁美村庄、洁美家庭”评选活动,采用月评、季督、年考的形式,评选前三名优秀的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5000元的奖励,后进予以批评通报,并以此作为村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河长负责制。每个村妇代会认领一条“责任河”,每一名妇女认领一块“责任田”。明确村妇代会主任为所认领垃圾河“河长”,每一名妇女为认领“责任田”责任人。每周安排巾帼志愿者清理水面漂浮物、水中和岸边垃圾。 三、抓督查,保整改。 将整个督查工作作为治水工作的起点,以督查成效检验治水成效,推进整改措施落实。一是地毯式排查。积极组织村妇代会主任每月不定期地开展暗访行动,着重针对治水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全方位排查,及时补缺。如,在排查过程中发现岛上自来水管老化,月供水量渗漏达50%,乡妇联立即上报蛇蟠乡党委,最后联系水务公司和水厂进行检修,发现并更换了漏水阀门,有效节水。二是分段式监管。各村妇代会主任作为各河道的主要负责人,对河道整治前、中、后三期全程拍摄照片进行资料存档,并每月进行绕河巡查,及时记录存在问题,落实本段保洁员予以整改。三是突破式治理。以建设性治性治理集中解决历史遗留的杂、难、乱等问题。多年以来,蛇蟠“脏乱差”养殖场顽疾久治不愈,严重影响了海岛旅游的生态环境。为此,乡妇联号召广大农村妇女积极行动,配合做好养殖场专项综合整治,目前成功稳妥地拆除红岩塘十几年的养猪舍2处,处理生猪20头。(三门县妇联) 栏目:工作经验 编辑:王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