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场融资对接会大家都在关注股权融资
看到本报前期发出的《约吗,三月融资对接会开始报名》的邀请后,不少创业者带着项目,金融机构带着金融产品走进了3月17日举行的融资对接会现场,进行了面对面的亲密接触。
在杭州这座创业领域的“天使之城”中,每天可能有许多非常好的创业想法诞生,也有好的产品推向市场,但这些优秀的初创团队可能并不为机构所知晓。同样,众多金融机构面向小微和初创企业的金融产品信息,也没有有效传递到企业中。
“我们举行活动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搭建信息沟通的平台,搭建金融资本快捷对接的通道,帮助双方实现互利双赢。”主办方杭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邵黎平说,类似的活动每个月都会举行一次。
在项目介绍环节,创业者们一个接一个自报家门。
“我正在做的项目是通过互联网订餐+传菜机,来解决传统餐饮企业需要人工排队点餐、传菜、收银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效率。”年轻创业者汪元生介绍说,自己的项目正在申请发明专利,打算融资100万元将用于优化产品,投向市场。
连续创业者李剑鹏带来的是一个名叫“智安通”的产品:“我们面向企业单位开发了一款用于安全管理的APP产品,可以把安全管理计划和任务分配到每一名员工中,通过交互式移动管理,达到安全管理简单、有效、真实、数据化的结果。”智安通目前已经积累一定量的种子用户,包括100名左右的付费用户,这次他打算出让20%的股权以融资500万元。
正在从事食品行业的赵卫国则聊起了他的新计划:引进德国一博士的发明专利,针对癌症患者的全能营养液,帮助免疫系统抵抗肿瘤细胞,辅助化疗和放疗。他想找投资合伙人,一起把产品推向国内市场。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目前较为“流行”的融资方式就是股权融资。对于这种融资方式的准备工作,杭州秘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贾维剑给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公司的股东要一致同意,做股权融资势必会稀释一部分的公司股权,如果走上融资了,内容再出现分歧就比较麻烦。
第二,要把公司的发展规划做好,投资人不是看中企业的经营收入,而是项目的增值部分以及公司的成长空间,“如果每年只有10%-20%的稳步增长,可能就不能引起多大关注。”
第三,股权投资者会关注核心成员的股权激励方案,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核心成员被挖走的话,对于公司来说损失会非常大。
最后,他建议创业者要多参加对接会、创业大赛磨炼自己的路演经验,挖掘出能打动投资人的企业闪光点,有利于谈个好价码。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陈颖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