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生活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端午小长假撞上文化遗产日,怎么玩?日前,广州塔上刮起了“广绣风”,陈家祠里有工匠“大师”演示灰塑,粤剧艺术博物馆则有脸谱游、粤韵操、折子戏等粤剧主题活动热闹举行……在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广州市民、天南海北的游客都感受着广府文化遗产的强大魅力。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文化遗产的价值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社会各界对其保护也给予越来越多的支持。从广州而言,广府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但由于“时过境迁”,它们距离日常生活、距离年轻一代正渐行渐远,对其传承、发展也就压力山大。近年来,从政府部门到民间机构、企业,从粤剧红船、历史建筑名录到“广府文化进校园”,各方付出诸多努力,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很多文化遗产已经“脱离生命危险”,有的还活得不错,甚至活力四射,比如“广彩”“广绣”“西关打铜”“粤剧脸谱”“木板年画”等正逐步走出博物馆和书本,比如越来越多学生哥已经把剪纸、粤语讲古、通草画、粤曲、咸水歌等变成了自己的业余爱好甚至拿手本领!这些努力的背后,最关键的是对于文化遗产的敬畏,对于其所承载的文化记忆的尊重与欣赏——这种敬畏之心,是传承文化遗产的最好土壤。
当然,理性地说,一些文化遗产依然境况堪忧、前途未卜,让它们真正告别孤芳自赏、真正融入现代生活依然是当前、今后面临的最大问题。
对此,不妨继续“播撒种子”。得粉丝者得天下,而小粉丝更是关键。目前,“广府潮墟大学堂”针对高校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课程”立足广州市少年宫,越秀区还编写了《广府文化读本》通过深入浅出的形式引导学生“入门”……越来越多学校将广府传统技艺大师、表演大师等请进校园,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植入”,可以拉近学生与文化遗产的距离,让广府非遗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进而让它们在孩子心里落地生根,也让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有青春的朝气与活力。今后,在这项工作中,可以加大力度、探索更多“玩法”。
另一方面,有条件的也不妨尝试与商业开发亲密接触。文化,说白了是一种生活方式,只有真正“搬”进生活才能具备鲜活的生命力。对此可以针对不同文化遗产的情况,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挖掘其中能为公众接受的资源要素,走文化遗产与旅游、科技等深度融合的路子,通过整合开发使之变身为文化产品,让老树开出新花。
教育也好,开发也罢,“年事已高”的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需要被重新认识、重新发现。作为珍贵的文化财富,它们最理想的归宿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