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国第一蛇村" 几百村民养300多万条蛇

29.05.2018  10:06

  从湖州德清县城向西北行约30公里,有个村子名叫子思桥村。

  这里河网密布,河道上的小桥名曰子思,寓意邻里和睦,中庸为人,横跨两岸的小村也因桥得名。站在桥上四望这个村子,黛瓦白墙与桑园、稻田相辉映,乍看下与普通的江南水乡一般无二。

  就在不远处的白墙上,“中国蛇村”的宣传语赫然在目。自上世纪80年代起,村民以养蛇为业,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最多时饲养着300多万条各种蛇类。后来,不少人将这里称为“中国第一蛇村”。

  近40年了,蛇村如今怎样了?钱报记者近日走访德清子思桥村,探秘村民“与蛇共舞”的生活。

   枕着上万条蛇入眠

  小桥西面,开着一间以蛇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划出水蛇、陆蛇两块区域,隔成小间的玻璃罩里饲养着乌梢蛇、王锦蛇、蕲蛇(五步蛇)、眼镜蛇等数十个品种的蛇类。

  “这是蝮蛇,有毒的。”说话的是这家博物馆的馆长杨洪昌。他是村里最早的养蛇人之一,最多时他一人就养着近20万条蛇。目前,除了展览他仍然养殖着不少蛇,而博物馆对面的一排低矮平房,就是饲养室。

  杨洪昌领着钱报记者进入其中一间养着乌梢蛇的饲养室。饲养室光线昏暗,几扇窗户都蒙上了黑布,地下铺满了小石块,“这是为了控制湿度和温度。”杨洪昌说完停在一处木笼前,准备拔去笼上的插销。打开笼门,两条青色小蛇察觉到了异动,昂起头吐着信子,把身体略略扭向了记者。在同一面墙上,类似的木笼超过30个。

  杨洪昌说,子思桥村饲养的蛇类,以无毒的赤链蛇和带毒的蝮蛇为主,共计有十几个品种。每年清明以后,天气转暖,就有村民陆续开始养蛇。记者在村里踱了一圈,已有几户村民养起了赤链蛇。

  走进养蛇户家中,偌大的一楼厅堂内几乎被全部清空。地面上铺了层细沙,“熟练的养蛇人只要一捏沙子,就知道湿度是否适宜。”养蛇户说。细沙上垫着一大块网纱,在上面几十个网袋紧挨着放在一起。每个网袋中都盘着几条蛇,袋口用绳扎紧,防止母蛇逃脱,“每个袋子里的蛇,都按大小分类,否则就会抢食,甚至同类相食”。东西两个堂屋都放满了这样的网袋,加起来足有千把斤蛇,数量得有近万条。

  除了赤链蛇,村里还有几家养蛇户饲养蝮蛇等毒蛇。记者在其中一家看到,南北两个大院共筑着8个蛇池,而水泥瓦围成的长方体,就是蝮蛇的窝。“里面用木板架出了好几层,取蛇毒的时候,才会把盖板抽开。”养蛇户老陆比划着说,一塘蛇池少说有两三千条蛇,晚上凉快的时候,可以看到它们游出蛇窝,在墙边挤作一团,最强壮的甚至可以向上爬出近半米高。

  在子思桥村,不少人家和老陆一样,每晚枕着上万条蛇入眠。

   一天最多被咬上百口

  村民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以养蛇为生。

  子思桥村水网密布,又背靠白娘娘山,当地本来就有不少蛇。上世纪70年代后,有不少村民在农闲时,会上山捕蛇,取下蛇胆和蛇皮卖给收购商人。嗅到了商机的杨洪昌,开始琢磨起了养蛇。

  经过几次试验后,杨洪昌选择在当地分布广泛的赤链蛇作为种蛇。蛇有野性,并不愿意吃人工喂养的饲料,加之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的限制,成活率并不高。试过水草、纸箱、沙土等材料后,杨洪昌发现,用泡沫箱来模拟蛇在洞穴中的生活环境最为适宜,这让赤链蛇的孵化率提高到了80%。

  养蛇时间长了,杨洪昌也碰到过不少险情,他最怕的是蛇逃跑,尤其是毒蛇。一次晚上醒来,“忽然觉得肚皮上一凉,马上知道有蛇爬上来了。”他眼睛向下一瞄,一条黑白相间的银环蛇正从腰际游向他的左臂。“银环蛇带有剧毒的神经毒素,我吓得一动不敢动,好一会才游走。”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拣蛇喂食的时候,难免被蛇咬到,“至少上万口吧,这无毒蛇多的时候一天一百口都不止。”杨洪昌指着自己的手,过去手上密密麻麻都是蛇牙留下的小孔。最惊险的一次,还是在为五步蛇挤毒液时,蛇头忽然扭过来,反咬在杨洪昌手上。“我立刻拿刀在手上划出两道口子放血,再用水急冲,再叫车去杭州的医院打血清。”

  目前,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子思桥村的赤链蛇饲养和人工孵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孵化率相比野外提高了不少。

  记者了解到,养蛇有很独特的门道,比如每年蛇产卵的前几天,要把蛇的嘴巴缝起来,免得蛇把蛇蛋给吃了。另外天热的时候,蛇每天都要洗澡,不然容易死亡。

  养蛇并不容易,但比较赚钱。一般的养蛇户,一年靠养蛇赚个四五万是起码的,最赚钱的是收集蝮蛇蛇毒,按克算的,一池子蝮蛇抽一次有两矿泉水瓶蛇毒,冷冻磨粉后卖给医药公司,一次就是3万块,半个多月抽一次,可以抽好几次,一年收入在20万元上下。

  在养蛇最好的光景,子思桥村180户人家中,有近九成以养蛇为业。

  如今记者走在村道上,还是到处可见晒制的蛇皮、蛇胆。

   愿意养蛇的年轻人不多

  这几年,子思桥村的养蛇业起了变化。“养蛇的人少了,不少人又干回了老本行,做起了丝织围巾。”以前,一百多户人家几乎家家养蛇,而现在锐减到了不到四成。养蛇户中也几乎看不到年轻人,“老人为主,年轻人不愿意干这行啦。”村口的一位老养蛇人感慨。

  事实上,子思桥村的蛇,养殖大多不会超过3个月,在取完蛇毒或孵完胎蛇后,除少部分进行放生外,大多被剖杀入药。村里有不少年轻人觉得这样的养殖方式太过原始粗放,杨芳是杨洪昌的大女儿,在父亲的培养下,她成了自家蛇业的第二代传人。“如果只是把蛇抓来,等饲养大后剖蛇入药,这个产业是没有前途的。”对于此前的养殖方式,她不太赞同。

  为此,她和武义刘金蛇类养殖场合作成立了一个实验室,对更多品类的蛇进行人工养殖实验。目前,养殖场已熟练掌握了大王蛇、眼镜蛇、蕲蛇、滑鼠蛇等蛇类从蛇蛋孵化、小蛇培育到人工繁殖的全套养殖技术,等到明年下半年,人工养殖的第三代五步蛇就将诞生,此后还将对乌梢蛇、银环蛇等蛇类进行小规模养殖实验。

  对杨芳这样的蛇村下一代来说,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深化,蛇村会走出和老一辈不同的路。

  本报记者俞任飞/文俞跃/摄

  原标题:探秘“中国第一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