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被竟成“掺丝”被 厂名厂址玩“失踪”一纺织企业上演“悬疑大戏”

22.10.2014  21:32
      净重0.5公斤的蚕丝被,售价169元;净重1公斤的蚕丝被,售价339元。面对如此大的“馅饼”,不少消费者纷纷掉进“陷阱”。
      日前,市质监局、市质检所联合南湖区市场监管局,突击检查了位于南湖区余新镇的嘉兴市景星纺织品有限公司,对该企业生产销售的蚕丝被等产品进行检查,发现了“一箩筐”问题。
      一条蚕丝被
      从“里”假到“外”
      事实上,早在此次突击检查前,市质检所就曾经抽查了该企业的两条蚕丝被。检测结果显示,蚕丝被的胎套、填充物、安全类别等,均存在弄虚作假现象。
      “该企业的蚕丝被标签牌上,明确标注了胎套100%棉、填充物100%桑蚕丝等字样,但事实并非如此。”国家服装辅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科研技术人员孙世元告诉记者,经技术人员检测后发现,胎套为100%的聚酯纤维,填充物为72.1%的粘胶纤维和27.9%的柞蚕丝(含微量聚碳酸酯)。
      在昨天的突击检查时,检查人员又随机抽查了该企业待售的欧普斯蚕丝被,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打开蚕丝被的填充物,发现“蚕丝”一拉就断,且里面存在很多结块。点火一烧,有明显的黑烟和纤维烧焦的味道。“虽然不能直接判断此蚕丝被的填充物为何物,但可以肯定的是,里面绝对不是100%桑蚕丝。”孙世元说。
      另外,经检查人员现场判定,抽查的欧普斯蚕丝被胎套成分也与商品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属于“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行为。
      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还发现,一批欧普斯蚕丝被的标签上,明确标注了安全类别为A类。“A类纺织品多适用于婴幼儿产品,这些蚕丝被标注了A类,也是弄虚作假行为。”市质监局稽查支队二大队大队长於炯表示。
      一家小企业
      从厂名错到厂址
      在突击检查时,检查人员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在该企业的营业执照上,明确了厂名为嘉兴市景星纺织品有限公司。而在抽查的一批蚕丝被的标识牌上,则注明了生产厂家为嘉兴市星景纺织品有限公司。
      “事实上,在前期抽查结果出来后,我们就多方寻找该企业的登记名称,但都没有找到。”於炯告诉记者,因为该企业的营业执照名称和商品生产厂家标注的名称不一致,所以找不到。另外,在该企业的商品标识牌上,注明的厂址为嘉兴市南湖区余兴镇工业园区。“但事实上,应该是余新镇工业园区。”於炯说。
      “我们的厂址和厂名不小心搞错了。”在被问及厂名、厂址为何错误时,该企业负责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在突击检查后,市质监局稽查支队将该企业库存的十几条蚕丝被进行了扣押处理。於炯表示,接下来,市质监部门将根据相关规定,对该企业进行进一步处罚。同时,质监部门还将结合“阳光纤检”专项行动,打击一批制假售假行为,维护蚕丝被市场秩序。
      (2014年10月15日 嘉兴日报 第五版 http://www.cnjxol.com/xwzx/jxxw/jxshxw/content/2014-10/14/content_31803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