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藏羌文化“致富经”——在川西高原理县体验不一样的春节年味
大年初五,川西高原怒放的青梅花白灿灿一片,提前感知春的气息。地处藏羌文化走廊腹心地带的理县,年味那叫一个浓。
一大早,县城杂谷脑镇中心广场,四面村社的群众便相约前来。农历春节又逢藏历木羊新年,他们要载歌载舞欢庆这共同的节日。
19个节目来自9个社区、村寨,演出者就是理县群众中普通的一员。“演员”藏族女孩卓斯基是克增村的幼儿园教师,她所在的村寨来了30多位演员,为乡亲和游客带来了3个节目。她参演的舞蹈《喜相会》赢得观者阵阵的掌声。“我们平时有空就唱歌跳舞!”卓斯基说,丰富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能歌善舞如同呼吸一样平常。
长袖翩跹,舞姿婀娜,曼妙的民歌激荡在山谷。来自重庆的游客陈宇情不自禁,拉着卓斯基的手跳起了锅庄舞,分享着烤熟的羊肉,体会不一样的春节。他说:“春节到理县旅游很值,藏羌山寨、雪山森林引人入胜,而这里的民族年味让我回味无穷,我还会带更多的朋友来!”
让根植于民间的文化因素充分激荡,让丰富的各类民俗特色彰显,从而演变为文化旅游的推动力,这样的故事在理县几乎天天上演。
在千年古堡桃坪羌寨,春节期间每天游客都超过5000人,每位村民都能从门票收入中分得一份,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的积极性高涨。
担任讲解员的羌族妹子陈高书每天都忙个不停,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位游客介绍这座古堡的沧桑与神奇,她觉得,这样的春节很特别。她介绍,全村80%以上的村民都依托羌寨和羌族文化搞旅游接待,住羌寨,听羌歌,跳羌舞,成为一种旅游方式。陈高书家就有7间客房,一年有10多万元的收入。村民们都实现了就业,男女老幼都不舍桃坪羌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嫁出去了都要回来!”羌家羌寨,体现非同一般的凝聚力。
记者走入甘堡藏寨村民薛良义的家时,正值晚饭时分,桌椅、房间已经收拾停当,近20位游客即将入驻。薛良义自信满满:“我有时接待几百人,我这里住不下就分散到其他村民家里!”他的收入是过去的十倍,这样的春节累并快乐着。
薛良义谈及吸引游客的“秘籍”:藏文化的餐饮,组织村民给客人表演原生态的歌舞。每逢重要节日,村民们还会在村子的广场上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巴森根(一种表现与纪念清代藏族先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舞蹈),恢宏的气势,如诗般的情节,每一位游客都收获一份特别的震撼,甘堡也成为不忘的记忆。甘堡藏寨还带动了周边6个村,村里的水果、蔬菜都能就地消化。
甘堡村的“秘籍”就是理县发展的成功路径之一。这几年,理县将文化作为群众致富的纽带,充分发掘本土文化资源,推动了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各族群众和谐共荣、安居乐业。
理县县委副书记郭素梅向记者介绍,理县虽然人口只有4.6万,但却有10多个民族,加之地处藏羌文化走廊的核心地带,峡谷纵横、雪山林立,气候多样,造就了这里灿烂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藏羌绣、羌笛口弦、羊皮鼓舞、释比戏、柯苏锅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不断被拉长。全县活跃着上百支文艺队伍,数千名绣娘,人人都是文化元素。
“只有让丰富的民间文化活动植根于日常生产生活中,才能激活本土文化的自我造血功能,赋予文化鲜活生命力。”郭素梅说,基于这样的认识,理县特别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受益者。
每年,理县都要举办红叶温泉节、蒲溪古羌“夬儒”节等活动,将文化作为打造“国际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推手。羊皮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频频在各级电视台亮相。博巴森根等3个非物质文化传习所建成投入使用,一大批传承新人成长起来,县里还投入经费帮助民间非物质文化团体到各地巡演。老百姓总是利用晚上及空闲时间,排练各类文化节目。
推杆押伽、藏羌绣、羌笛口弦、羊皮鼓舞等各类民族文化实现了和旅游的互动,到理县体验藏羌文化风情成为成渝等地一种休闲旅游时尚。去年,理县共接待游客330万人次,同比增长了73%,旅游社会总收入增长了64%,群众的腰包更鼓了。
看到游客蜂拥而至,平时带着大家,只在村里红白喜事上跳舞唱歌的杂谷脑镇克增村村民李月波有些“急”了。“我们村是理县的后花园,我们也要搞农家乐发展旅游,跳舞给游客看!”在她周围,3个舞蹈队传承着藏羌文化不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