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薪,还是涨薪? 怎解老板们年底心头纠结事?

17.01.2016  08:22

到了年底,许多员工都在私底下琢磨:明年老板会给我薪资涨多少?而老板,心里也在纠结:如今这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新的一年,我又该如何给员工涨薪和调薪?不涨吧,担心骨干流失;稍涨吧,担心员工不买账;涨高吧,公司也就这点微薄利润,人力成本再一涨,有可能企业白忙乎一年。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唯有当家人自知。

有人说,如今企业涨薪是找死,不涨薪是早死。这话虽有些片面,但于企业家而言,想要两全其美真的很难。不少员工私下里也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不涨,领了工资和奖金年后走人;涨得不满意,想着找找外面更好的坑;基本满意,考虑继续。只是,这些人在思考涨和不涨的同时,也许很少人会去考虑:我和公司的合同到期了吗?

对于前者,的确每年年底都会是老板们心头的一件纠结事。而对于后者,却折射出眼下职场人缺失契约精神的现状。无怪乎遇到许多企业家都说:当下,老板是弱势群体。老板不能违约,一违约,便是劳动法伺候。而对违约的员工,却几乎没有任何法律可以去约束。职场上的契约精神严重缺失,吃职场快餐,通过不断跳槽而达到涨薪目的白领数量不断增加,而遵循契约精神的职场人则少之又少。这对企业是一种不公平,也是职场眼下的一种悲哀,同时也是有契约精神的职场人的良好发展机遇。

十年前,两位某知名高校的MBA同学分别应聘到了两家高新科技企业,聘用合同均是三年。一位任一家初创企业总经理秘书,同时承担部分市场开拓工作;另一位由于在学校是班长,某知名企业聘他做总经办主任,分管人事。十年后,前者仍然在最初那家公司,只是这家企业已经上市,她已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身价不菲。而后者,十年时间先后换了5家单位,虽然前三次跳槽是一家比一家开的薪资高,只是6年过去后,他的薪资便再也没有上升过,甚至稍有下降,职务也只是个总助。一次同学聚餐,后者酒后颇有些愤愤不平,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都比前者好,如今前者已经是上市公司董事长,而自己折腾了10年,也只不过是个总助,不平之外颇有些失落。而前者,在一次MBA分享会上感慨说道:任何一个职场人在企业的收入和地位肯定是靠干出来的,而不是靠跳出来的。公司原来有不少比自己更优秀的同事,正是那些优秀而不安分的同事不断跳槽,这才给了自己更多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这才有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机会。许多时候,在职场,耐得住寂寞反而是件好事。

在调薪和涨薪之间,老板们其实也没有必要太多纠结。如果能够提前设计好公司的薪酬和激励体系,对于那些优秀员工,企业在强化企业的精益管理,优化内部流程,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同时,涨薪,且要涨得比同行平均水平还高。而对于那些平时工作不勤奋,业绩一般,且老是找理由的员工,不如借机通过调薪,早点让他们走人了事。当下,企业需要把人力资源当做优质资本用心去经营,不断挖掘和激发员工潜能,才能确保企业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抵抗住风险,实现健康发展。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整理:应丹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