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飞翔 萧山盲童考上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

21.07.2015  12:32

7月19日晚,刚拿到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录取通知书的萧山盲童来佳俊,在新世纪音乐学校举行了两场钢琴分享音乐会。

4岁开始练琴,19岁考入中国音乐最高学府,15年的时间,佳俊一家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但是,这个从未见过光明的男孩,却从内心深处绽放出了令人激动的明媚旋律。

音乐孕育希望

记者在杭州萧山区一处两层楼的民房内见到了19岁的来佳俊。他和父亲借住在叔叔家里。房间在二楼,一间不大的屋子里,横着一张大床,竖着一张小床。佳俊妈妈还在北京,在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看电梯。一个月2000多块钱,是他们全家的经济来源。

此时的他,已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通知,是首位在北京参加高考的盲人考生。

很难想象,眼前的佳俊是个如此开朗的男孩子。他说着一口纯正的带点京味儿的普通话,音色如琴声般清亮。

他用听觉辨识声音传来的方向,毫无保留地冲你笑,与你握手。他用触觉了解自己身在何处,小心翼翼地轻碰,然后转身指引你该在哪儿坐下。

19年前,在妈妈肚子里7个月就早产来到世上的来佳俊,因抢救时氧气中毒,永远失去了光明。

虽然看不到,但是来佳俊的听觉异常灵敏,从小就展示出对音乐的敏感。

4岁那年,父亲来戈鸿惊讶地发现,佳俊每听完一首曲子,就能用电子琴像模像样地演奏出来,因此决定带他去学琴。

“佳俊一弹琴就变得特别快乐,他总是能很快就学会一首新曲子。”这本是好事,却让来戈鸿十分苦恼。这位父亲说:“我们都不知道该让佳俊怎么发展,也不知道他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

儿子又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来戈鸿回忆:当时,有一位钢琴老师怀孕了,经常停课。佳俊常常说:“爸爸我想要多弹弹钢琴。”

为了让他能够成为专业钢琴演奏家,来戈鸿带着他去了上海一家音乐学院,却遭遇一次无奈的拒绝。

“老师在听完佳俊演奏后,评价还不错,但是他们说,没有收过这一类的特殊孩子,不知该怎么教。回到萧山,我就继续想办法。佳俊学习的时候,我会买光盘给他听,看到很多光盘上都写着‘周广仁讲解’。2004年6月,我又带着佳俊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去找周广仁教授。”

来戈鸿问周教授:“如果把家俊带到北京,您能帮帮他吗?”

就是这次见面,改变了佳俊的钢琴之路。

举家赴京学琴

来戈鸿带着周广仁教授给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回到萧山。

在此后的一年,他反复和儿子确认:“这对于我们家来说是一个重大决定,你真的想要学钢琴吗?如果我们去了北京,你就不能轻易放弃了。”

要知道,对于来戈鸿一家,离杭赴京,这是个多么重要、又多么艰难的决定,如果佳俊到了北京却没能在音乐之路好好走下去,他们真会变得一无所有。

每每被问到这个问题,佳俊总会坚定地回答:“我喜欢弹钢琴,我要继续学。”

2005年,把萧山的房子出租后,来家三口一起搬到了北京西三环外的一间二居室。

生活费大多是好心人士捐的。“朋友给一点,亲戚给一点,残联以及其他一些慈善机构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

周广仁安排佳俊跟随她的得意门生毛栋黎学习钢琴,还亲自跑到星海钢琴门市部给佳俊挑选钢琴。她一台一台钢琴弹过来,觉得都不满意,又跑去星海钢琴的仓库选。

2009年,佳俊以全国第八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成为附中唯一一个全盲学生。

在附中读书的日子,佳俊变得更加忙碌。他不但要完成盲人学校的文化课,还要通过附中的专业考核。“如果有3门课不及格,是要退学的。”佳俊笑笑说,“我也有亮红灯的时候,好在最后都通过了。”

今年3月,佳俊又以全国第六名的成绩通过中央音乐学院的专业考试。6月23日,文化课成绩出来,他考了409分,超过今年北京艺术类文史类本科录取线67分。

感恩太多好人

“这一路,我们都是靠着大家的帮助走过来的,遇见了太多太多的好心人。”来戈鸿一直重复着这句话。

他觉得,如果不是那些好心人坚持不懈的帮助,自己不可能将音乐天赋展现在大家面前。

在佳俊出生不久后,来戈鸿与妻子便双双下岗,家中生活拮据,并不足以支持家俊学习音乐。

最早发现佳俊的伯乐,是一位萧山当地的摄影记者傅宇飞。在回忆遇见佳俊的场景时,他依然记忆犹新,略显激动:“2000年的一天,我闲逛路过新世纪钢琴的门市部,佳俊正好就在里面,听他弹钢琴弹得真好。我当场就建议家俊他爸让他学钢琴。”傅宇飞说。在与来戈鸿的交谈中得知,佳俊家里根本没有足够的收入供他学琴。在傅宇飞的帮助下,不少媒体报道了来佳俊的学琴之路,并引来各方关注和帮助。

新世纪琴行的老板韩伟男也为佳俊提供了不少帮助。他不仅为佳俊寻找适合的钢琴老师,还常常鼓励佳俊,在佳俊考上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时,还为他添置了一台三角钢琴。

这几年,佳俊多次前往日本、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和地区参加表演,还曾受到过朗朗和刘欢等知名音乐人的帮助。

说到为什么那么努力领着佳俊走上专业钢琴道路,来戈鸿只是朴素地说:“我只希望佳俊未来能养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