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楼塔:让花边“镶”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萧山花边被人们称为世界工艺品“东方奇葩”。(资料图片)
日前,楼塔镇丽艳花边的俞海祥在印尼雅加达的中国纱艺品销售店正式开业了,这也是萧山企业首次打开楼塔花边在印尼销售的大门。短短二十年间,楼塔纱艺从无到有,如今,楼塔花边已经镶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国内最大的室内装饰用品生产基地之一。
纱艺之乡声名远播
楼塔织机响,钞票麻袋装。
这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后期,楼塔纱艺产业的真实写照。
1981年,被称作楼塔纱艺业领头人之一的楼公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尝到了花边的甜头。他致富后,开始带着村民们一起做花边,买进旧织机,办起小作坊。
当时在楼塔,户带户、亲帮亲,上百户家庭作坊和数十家中小企业,形成庞大的纱艺产业,也吸引了近万名农村劳动力投入其中。
如今,楼塔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纱艺品生产基地,形成了花边、挂球、尼龙粘扣、头巾纱、装饰布、金属拉杆等产业群,有100多个品类、近4000种型号,产量占国内市场份额6成左右。
楼塔花边“镶”出国门
如果说楼公明是第一批勇于吃螃蟹的人,那么俞海祥是第二批走出楼塔闯天下的代表之一。1995年,20岁出头的俞海祥到了广州,从业务员起步,一点点扎根,两年后,他在广州开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店面。
如今,丽艳花边厂的品种已有2000多种,价值从几角到200多元不等,生产规模也达到了数千万元。
“发展之初,楼塔的纱艺花边产业总是跟在人家后面跑。市场流行什么,家庭小作坊就生产什么。因为产品缺乏特色,竞相压价竞争,利润不断下降”,俞海祥说。
由于楼塔的花边档次低,做工粗糙,有一次,货品发到了中东一个国家,因为质量不行,俞海祥遭遇了货主退款,痛定思痛——“一定要把质量做上去。”俞海祥说。
他回到楼塔,自己办起了工厂,走开发设计高附加值的精品之路,同时从高等院校引进技术人才,加上自己,共同组成了一支产品开发队伍。
如今丽艳花边80%的产品都是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他们的产品花边挂球、门帘、丝花等创意产品在看样订货会上深受客户欢迎。越来越多的楼塔花边企业也跟俞海祥一样,告别了仿制样品,走上了自主设计之路。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驻萧山记者 郑丽华 通讯员 谈智君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