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引、育、扶”三步骤推进“品字标”创建
近年来,萧山区市场监管局将推进“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作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围绕产业优势,以“单打冠军”“隐形冠军”企业为龙头,以拳头产品、优势产品、成长型产品为基础,积极引导推动企业打造“浙江制造”品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2018年,该区新增“品字标”制造认证企业10家,新发布品字标制造团体标准19个;新增“丽水山耕”品牌认证企业1家。同时,“浙江制造”品牌认证企业在引领行业质量提升、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浙江制造”品牌示范区建设取得实际成效。
一是“政策引导+典型引领”,凝聚争创“浙江制造”品牌浓厚氛围。建立由市场监管局、经信局、科技局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小组,先后制订和实施《萧山区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杭州市萧山区质量提升四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质量强区战略和“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相关工作。安排“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创建专项资金,对新创建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资助;组织“浙江制造”品牌企业入驻政采云平台-浙江制造(精品)馆。借助媒体资源对“浙江制造”品牌企业进行集中宣传,在浙江在钱、钱江晚报等多家媒体集中宣传“浙江制造”品牌企业的成功案例,形成正向舆论氛围。同时,充分发挥“浙江制造”品牌企业在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领跑”作用,比如辖区浙江传化涂料有限公司在“浙江制造”品牌认证过程中,在荧光强度、节能环保、澄清度方面做了全面提升,引领了增白剂行业更高质量发展。
二是“入库培育+质量比对”,精准识别重点培育的产业、企业及产品。开展“浙江制造”品牌培育企业专项摸底调查,将区内企业规模或主导产品销售额在国内同行业中排名前三位,拥有主导产品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业内国家标准制修订话语权的企业纳入“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库,截至目前,该区共有78家企业入库。以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明确高端装备、汽配、化纤纺织、钢结构等七大产业为首批“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产业;通过对试点产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化水平、品牌培育程度、产业技术平台建设、人才技术水平等情况调研,确定30家首批“浙江制造”培育试点企业,目前29家企业完成标准制定并发布。在“浙江制造”标准起草、制定、认证过程中,引导企业与国际先进标准进行比对试验,助推企业将产品质量迈向新台阶。
三是“专业外教+共享自教”,全面帮扶创建企业完成标准发布和品牌认证。通过与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制造促进会、相关行业协会进行沟通对接,邀请专家为企业提供质量管理、标准制定、品牌创建等咨询服务;组织入库企业“走出去”参加“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训练营、品牌建设高峰论坛、认证双对接等活动;推动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全区有100余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聚焦人才培养,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每年培训20名首席质量官,截至目前已培养105名首席质量官;聚焦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国家钢结构实验室、国家羽绒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优势,为化纤纺织、汽车配件、钢结构、羽绒及羽绒制品等生产企业提供培训、检测、研发平台;聚焦共建共享,牵头召开“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推进会,以获评企业为标杆,实施导师帮扶制,指导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