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市场主体总数达11.8万户 同比增逾一成半

24.07.2015  16:52

从登记注册情况看,萧山区市场主体除了数量保持快速增长外,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在总户数上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3.27%下降到3.1%,第二产业的占比由22.82%下降为20.79%,而第三产业占比从73.91%上升到76.21%。

现在,萧山区包括工商个体户、各类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共有多少户?截至目前,答案是118282户,同比增长16.33%。

随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模式的全面推行,企业注册进一步便利化,萧山也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热潮。

 

从登记注册情况看,萧山区市场主体发展良好,除了数量保持快速增长外,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产业结构升级,首当其冲的就是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在期末户数上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3.27%下降到3.1%,第二产业的占比由22.82%下降为20.79%,而第三产业占比从73.91%上升到76.21%。

与此同时,金融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上半年,萧山区金融集聚区建设步步推进,大批金融企业落地。共新设创业金融企业412家,同比增长65.46%,占到创业金融企业总量的15.25%,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有24家。其中,新设立股权投资企业26家,出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有11家。

 

今年以来,萧山区为“电商换市”经济转型目标搭建了多种平台。受此因素的积极影响,我区科技型企业成了市场主体数值增长最快的部分。

上半年,该区新设立科技型企业620家,电子商务企业1471家,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96.2%、82.28%。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物流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我区共设立物流企业2031家,比去年同期增长33.71%。

据萧山区办事服务中心市监局窗口统计显示,截至7月13日,全区内资企业首次突破5万家。

同时,外资企业发展良好,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上半年全区新增外资企业34家,较去年同期增长14家,同比增长70%,其中5家注册资本在5000万美元以上。与前几年相比,全区外资企业在投资规模上增长明显。

商事制度改革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宽进严管”放宽了市场准入关,造就了现在市场主体百花齐放的局面。

 

萧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也注意到,市场主体退出程序繁琐、耗时长,阻挡了充分激发创业热情。在以后的工作中,该局将推出未开业企业和无债权债务企业的简易注销程序,届时企业无需公告和清算组报告即可办理注销手续,注销时限也将大大缩短。(萧山区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