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余杭:如何实现与主城区的一体化?

09.02.2015  14:03

  今年1月1日起,萧山、余杭两地在户籍、教育、卫生、市民卡、公积金等9大公共领域“破题”,率先与杭州主城区实现一体化,并将在3年内逐步与杭州并轨。
  萧山、余杭融入杭州,这是“两地”市民多年的盼望。今后,萧山、余杭将如何实现与杭州主城区的对接?这自然是市“两会”会场内外最热门的话题。

   先打破乔司商贸城的“一区两制
  在余杭代表团会场,市人大代表杨士宏就坐在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徐文光身边,关于融杭发展,他是第一个发言的。
  “余杭要与主城区实现一体化,我们要主动对接。”杨士宏是乔司街道党工委书记,上任时间不长,但对乔司融杭发展遇到了苦恼:“以乔司国际商贸城为例,它横跨江干和余杭两区,既然要融杭发展,为何不从这里入手,先打破这个‘一区两制’?
  乔司国际商贸城位于杭州东部临平新城南,总面积7.6平方公里,其中4.72平方公里属余杭,2.88平方公里属江干,意在呼应城东新城和下沙新城的建设,连接钱江新城和临平新城。
  “但现状是,商贸城旁的东湖路是一条高架桥,商贸城段竟然没有出口。”在杨士宏看来,融杭发展就得“明体制、明规划、布交通、早决策”,要打破原来的各自为政,包括地下管网、交通建设,都要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希望对乔司国际商贸城多些倾斜。

   两地”教育互动要破除体制障碍
  市人大代表应健是余杭二中的一名语文老师,关心的自然是“两地”教育的深度融合,她手写的发言稿密密麻麻,讲的都是教育问题。
  “今年开始,主城区部分优质高中和余杭、萧山两地的部分优质高中可实现双向招生,以前就是余杭的状元,也未必能进学军和杭高,但今年起可以了,这才是同城待遇。”在应健看来,余杭的教育等公共事业能与主城区一体化,是一件拍手称快的好事。
  应健还是余杭区唯一的杭州市中学语文教学大组成员,所以应健深知教育互动的重要性。她说:“要让名师资源流动起来,让余杭的教师到杭州来培训学习,让杭州名师到余杭去‘帮扶带’,这样才利于提升杭州教育的整体质量。
  同时,她希望有更多的名校进入余杭。目前,余杭中学与学军中学,瓶窑中学与杭师大附中已实现了互助流动。英特外国语学校、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学军中学余杭分校已相继落户余杭,其中学军中学余杭分校明年9月可投入使用。
  在应健看来,“两地”教育互动,关键是要打通制度上的障碍。除高中阶段外,杭州民办小学、初中的招生,目前只向主城区开放,今后也应该向余杭开放。

   一体化,这篇文章要抓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说,“研究杭州市域统筹发展、九城区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快推动萧山、余杭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全面启动富阳融入主城区工作,加快县(市)中心城区建设。
  萧山代表团商炜炜、沈毛银、傅裕仁等代表都纷纷点赞,他们认为,机场路改建、地铁1号线和4号线的开通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已为萧山融杭夯实了基础,他们相信九大领域的“破题”,一定会带来新变化。
  而在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俞东来眼里,萧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说:“上海陆家嘴,不到2平方公里,税收10亿元以上的楼宇有37幢,一个黄浦区每年的税收就将近500亿元,这说明我们城市化程度不够高,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而融入杭州发展将给萧山带来诸多机遇,今年融杭这篇文章要抓好。”俞东来说。(本站编辑 刘娟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