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贩抢“鲜”机 价平菜更美
杭州万寿亭农贸市场用户用“宋小菜”APP下单。 林雅琪 摄
杭州万寿亭农贸市场。摊主徐宏齐看看已经卖得差不多的生姜和娃娃菜,拿起手机,点开一个APP,订了6箱山东生姜和1袋云南娃娃菜。明天摆摊的时候,他只需到农贸市场侧门的固定地点提货就行,距离不到30米。“现在我们菜场一半摊主都在APP上订菜,再也不用摸黑去批发市场进货了!”
一天的采购任务,手机点点就可以完成。在杭州几个大农贸市场,记者发现不少菜贩都在使用手机APP订菜。对菜贩们来说,这只是换了一种便捷的进货方式,不仅可以省却运输成本,还可以多睡一个懒觉。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当无数个菜贩都选择用手机进货时,这个举动很可能会就此撬动一场农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一个菜贩进货
的模式之变
徐宏齐现在的生活很惬意。“以前买菜,凌晨1时就要赶到勾庄去进货,回来已经5时了,还要理货摆摊,一直忙到中午。现在都是手机进货,不用再日夜颠倒了。”
能让他偷懒的这款APP名字就叫“宋小菜”。徐宏齐现场向记者演示了他的进货新招,打开APP,搜索尖椒,立马跳出一堆产品:福建大尖椒24斤纸箱装、山东大尖椒30斤泡沫箱装、海南大尖椒30斤纸箱装……
徐宏齐指着手机屏幕说:“在‘宋小菜’上,一种蔬菜有很多种选择,比如辣椒,你要福建产的还是海南产的?要24斤装还是30斤装?外面用泡沫箱还是用纸箱?不同产地不同型号,价格也不一样……”
看起来与上淘宝购物很像。徐宏齐说:“一是方便。我订的菜都会送到我摆摊的菜场附近,放在冷链小仓库里,推个小车去提货就行,不用再赶远路去批发市场;二是省钱。我算过了,菜品好,浪费少,省了来回跑批发市场的交通成本,再刨去一些杂费,算下来比去市场进货便宜10%至20%。”
在杭州古荡、翠苑、萧山新农都、转塘几个比较大的农贸市场,以及城北粮油、滨江长河等大型二级批发市场,不少摊主都开始使用手机APP订菜。互联网+手机订菜,大有改变菜贩进货模式之势。
一位阿里前高管
的创业梦想
阿里系、浙大系、浙商系、海归系,创业“新四军”在杭州赫赫有名。发动这一次行业变革的,正是来自阿里系的余玲兵。他曾是阿里巴巴的风云人物,负责淘宝农业电商、一手创建了淘宝特色中国馆。
一个阿里高管,为什么会想到去“卖菜”?
余玲兵的回答听起来有点“乌托邦”:“最初是在2014年12月13日,看了一篇菜贩报道,说他们每晚10时就去进货,一直忙到第二天中午,但一天下来还挣不到300元。我当时就想,怎么让菜贩过上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
身处阿里,创业对这群人来说是分分钟的事。“宋小菜”从一个创意到完成公司注册,只用了18天。这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高管,一头扎进农贸市场,天天灰头土脸地与菜贩们打交道,试图摸清贩菜的门道。
“传统蔬菜买卖中间商太多,从农民到菜贩最多要‘转手’8次。每‘转手’一次,就有30%至50%的加价,而蔬菜本身又易损耗,到最后菜贩卖给老百姓的,自然是价高质次的菜。”余玲兵说。
于是,“宋小菜”出现了。“我们成为菜贩的‘集体代言人’,把他们的需求搜集起来,越过中间商,直接向基地或一级批发商下单,避免了层层加价。而APP上订单聚集越多,越能产生规模效应,越有与生产商谈判的资本,从源头上把成本降下来。”
当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
比如,去掉多层中间商,哪家货合适?谁来分包运输?谁提供冷链?开放是互联网的重要特征。“宋小菜”最擅长的是汇集订单,然后进行大数据分析。农业产业链中涉及的生产、物流都可以“众包”,种植大户、蔬菜合作社、农民经纪人、进出送货的卡车司机……它向链条上的每一个人敞开大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不得不惊叹他们的创意。上线不到一年,“宋小菜”已基本覆盖了杭州主流的农贸市场和二级批零市场,与此同时,北京、上海、武汉也相继开通业务。2万多菜贩蜂拥而至,日最高成交额已突破200万。预计今年还将开拓6到8个城市。
一次大数据撬动
的供需转向
如果故事只是到这里就截止了,那么这件事还不值得我们大书特书。
若干年前,马云曾预测过中国外贸的走势,旁人将信将疑。而今,比海关消息还快的阿里大数据平台,炙手可热。
余玲兵说,他真正的梦想,是打通供需两头,用“大数据”引导农业生产。
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顺序,是先把粮食和蔬菜种出来,然后等顾客上门采购。种什么、种多少,无法预知。只能凭借经验判断。能不能大卖,要看运气。因此,农产品滞销的新闻每年比比皆是。
但在“宋小菜”上,一切都反向了。零售商先下单付钱,订单明确、需求和数量明确。那么,以销促产,引导生产就有了可能。
余玲兵说:“小散农贸市场现在约占整个城市蔬菜流通量的70%到80%,有了他们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城市蔬菜需求的总数据。市民爱吃什么菜,爱吃多少,爱吃哪个产地的,都可以通过订单大数据的集合来科学推导。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提前一年向生产基地下单。”
用“需求”引导“生产”,这正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意。余玲兵说:“给我三年。希望到那时候,‘宋小菜’构建的大数据库能够真正指导农业有计划生产。”
上千年来的农业生产模式,真的能被一款APP改变?一群菜贩,真的能撬动一场农业供给侧改革?不管你信不信,反正阿里十八罗汉之一的吴咏铭是信了,他投给余玲兵3000万;赫赫有名的IDG资本也信了,一个月前,由他们领投“宋小菜”A轮融资,总额达1.04亿元。这个梦想,或许真有实现的那一天。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俞熙娜 见习记者 林雅琪 编辑: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