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菜单式”产业帮扶政策助低收入农户增收

26.08.2015  18:04

百山祖最好的就是生态,我养殖的生态猪、生态鸡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而且县里还对发展特色产业进行补助,今年全家的收入将非常可观。”日前,在庆元百山祖镇桥陌村,村民吴传土高兴地说,以前他在家待业,依靠种地收入几乎只够温饱。为脱贫致富,根据他的就业意向和生产、生活环境,镇里给他制定了养殖生态畜禽的“菜单式”帮扶方案。

              类似吴传土的帮扶案例只是庆元开展消除“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工作,实施“菜单式”帮扶措施中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庆元县按照“一类一政策”和“一户一办法”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实施因户施策,通过“菜单式”精准帮扶,助推低收入农户增收。

              庆元县共有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6130户、15505人,占农村户籍人口的9%。在年初完成摸底核查工作后,对家庭有一定劳动力、明显不符合低保条件的46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2290户7952人,实施“增收”措施。推出“一类一政策”、“一户一办法”的“菜单式”帮扶政策。切块安排扶贫资金470万元,由乡镇(街道)根据低收入农户的产业发展需求,因村因户施策,自主确定扶持内容、扶持标准,建议每户补助不少于800元,最高补助可达到2000元,确保所有低收入农户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帮扶。在扶持的11类产业政策中,各低收入农户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食用菌栽培、家禽家畜养殖、高山蔬菜、水干果种植、毛竹抚育等传统种植业以及农家乐经营和家庭加工等项目进行申报,乡镇(街道)再根据低收入农户的申报意愿,进行分类汇总,出台具体的补助标准,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产业扶贫,低收入农户增收更加有保障。

            以食用菌产业栽培为例,村民生产食用菌,规模达到4000段以上且有菇棚和机械设备的,就可在机械购置等方面给予补助;养殖畜禽的村民,则是根据其是否按传统方法圈养土猪,猪圈污水处理得当等内容予以补助……同时,为保证消除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工作的扎实推进,在县级层面成立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扶贫帮困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每个乡镇还建立由乡(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消除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工作领导小组,并且对低收入农户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实行专帐管理,确保每一类产业发展都有相应的政策,每一户村民都能够依据实际发展得到相应的补助办法。

              截至目前,全县19个乡镇根据出台的实施方案,抓紧项目实施,个别项目已进入验收阶段,11月底便可完成所有产业帮扶项目的验收工作。“菜单式”帮扶政策既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带动了留守村民就业,同时,通过政府量身定制帮扶措施,实现精准扶贫,助推低收入农户“”地掘金。